疑地打击敌人。消灭蒋介石的主力,是我们的任务。现在,我们战略转移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向松潘同胡宗南作战,向松北转移,行动要迅速。第二,要高度机动。现在敌人已先我部署,因此我们要高度机动,使敌人对我们的估计发生动摇,让他们的部署赶不上我们。我们不要被敌牵制,不要因此妨碍我们的机动。第三、要坚决统一意志。两个方面军部队大,要特别坚决的统一指挥,如遇到困难,也要统一意志来克服。
“关于战争指挥问题,我想简单讲三点:一是应集中统一,指挥权要集中军委,二是为使作战更有力量,须组成左中右三个纵队。三是要实现战略计划,须有政治的保证,当前的一些困难,须从政治工作的加强来克服。”
周恩来最后说:“同志们,我就讲这些意见,供大家研究,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周恩来的报告结束后,洛甫用严肃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说:
“针对恩来同志的报告,请同志们发言。”
张国焘对洛甫说:
“我讲讲。”
洛甫转对大家说:
“现在请国焘同志发言,大家注意听。”
张国焘操着一口江西话说:
“我首先向中央和诸位报告一下四方面军的情况。四方面军于3月28日开始强渡嘉陵江,然后进行了彰明、中坝战役。3月末攻克剑阁,进占阆中,接着克南部。当时面对的敌人是邓锡侯部三个旅和军部所属部队,他们布防于梓潼、魏城、中坝、绵阳一带。4月10日,我军占梓潼,派一部进入绵阳县境。敌人误以为红军将攻取成都,而我军却强渡涪江,包围了江油县城武都镇,接着克中坝,占彰明。另一路军则袭占青溪,继而克平武。敌军大败,邓锡侯几乎被生擒。敌人为防止四方面军在嘉陵江与涪江之间建立根据地,组织了对江油、中坝地区红军的围攻。刘湘主力王缵绪部为右路纵队,邓锡侯、孙震两军各一部为左路纵队、胡宗南则南下青川、平武配合。当时我军的处境有些不利。于是便于5月先后撤出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向岷江地区西进,攻下茂县。接着兵分三路,一路北上松潘,一路西北上黑水,一路南下威州。此时得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已渡过大渡河的消息,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即令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三十军的八十八师和九军的二十五、二十七师各一部,迅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兵分两路,一路克理番,一路从汶川向卧龙方向前进。6月初,攻克两河口,懋功,歼灭邓锡侯部两个营和地方武装近千人,继而占领南部要镇达维,同中央红军会师。
“以上就是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最后与中央红军会合的简略情况。两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恩来同志刚才已经谈得很多,本人同意政治局关于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决定。但是,目前接近我们的敌人主要是胡宗南与刘湘,其他都是配角。如果我们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向成都方向进攻,这些敌人是不成问题的。向东发展,我们要受地势所限制;向西边发展,要越过茫茫草地,一片泽国,如果过冬没有帐篷,部队无法生存。现在松潘以北的情况,还没调查清楚,估计胡宗南至少有15到20个团的兵力牵制我们,我们也要集中20个团在松潘地区对付胡宗南,不然会吃亏。如果我们要向甘南发展,一定要打下胡宗南的几个团,才能站稳。两大主力红军会合以后,力量增强了,指挥统一了,经验增加了,但另一方面,敌人也不会让我们很容易占领大的区域。”
接着彭德怀、林彪、博古相继发言,均赞同周恩来对当前所处的环境与敌情的分析,以及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要继续北进,歼灭敌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在博古发言之后说:
“恩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