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赏析
1963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解放军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代总理邓小平同志在首都各界公祭罗荣桓仪式上的悼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终因长期抱病工作,积劳成疾,不幸在刚履花甲之年即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举国悲恸。“消息传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毛主席心情非常沉重,中断了会议,领头起立默哀,他说:‘一个人数十年如一日,忠于党的事业,很不容易啊!’这是对罗荣桓一生的高度评价。”(萧华《艰苦岁月·我的良师罗荣桓同志》)会议一结束,毛泽东立即与贺龙、聂荣臻赶往医院向罗荣桓的遗体告别。据毛泽东原护士长吴旭君给汪东兴写的报告中说:“在这之后几天中,主席讲话很少,像若有所思。有一天,主席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后仍睡不着,躺在床上写东西。”“已是半夜”“他仍旧在写”直至“天亮以后”“写完了”,却仍没有睡意,“闭着眼睛不停地独自吟着诗句”。“问主席:‘是谁能使阁下这般钦佩?’主席从我手中接过诗稿,在手稿上半截空白的地方写了个题目——‘吊罗荣桓同志’。”(吴旭君《关于毛泽东写作〈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经过》)再清楚不过了,这就是这首悼亡诗产生的具体氛围,这就是毛泽东在“情绪不好,不愿意写字”之时,“发乎情之不容已”(《刘大櫆文选》)所经历的一段激荡感情的心路。这首写后几经吟哦而“书题”的悼亡诗是一位已届古稀之龄的革命领袖和才气弥高的伟大诗人对战友亡灵的亦哭亦诉的追忆,是从心底涌出的怀念、赞誉和痛惜,从头到尾充溢着真情。
且看诗的首联上句,开头便以看似平常而又不可更易的“记得”两个字为总领,把追忆的闸门一下子从三四十年前的“闹红军”时期打开。“当年”的罗荣桓,于中国革命紧要关头的1927年入党,同年8月参加领导鄂南秋收暴动,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军连、营、纵队党代表以及红四军政委、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等领导职务,为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十年内战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在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在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和完成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罗荣桓同志南北转战,屡建奇功,因此,诗人便巧妙地借用“草上飞”进行了形象鲜明的艺术概括,真可谓是神来之笔。“草上飞”作为一个可感的意象,给读者提供了补充想象再创造的余地,何况它还颇有一些来历呢。或谓本指渡河的小船,或旧称什么“流寇”、“草寇”,或典出所传黄巢《自题像》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等等。诸说不一,大旨不悖,内中无不隐有一个“快”字,而这正是游击战中与敌周旋的红军英雄形象的特征。出没山林,行踪飘忽,灵活主动,诡秘神速,这在毛泽东写于当时的诗词中屡有所见:“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如梦令·元旦》),“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以及“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这其中的“跃过”、“直下”、“直指”、“飞将军”等等,不正是对“草上飞”的最好注释吗!“草上飞”不仅指神速,还意味着矫健和胜利,因此它既是对红军战斗生活的充满自豪的回忆,更是对罗荣桓卓著战功的充满深情的赞誉。然而,今日想来,确有许多殊感遗憾的事情,于是诗人在“斯人不重见”,战友成永诀的时刻,接着吟出了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