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上一章里我们讨论了概率趋势、概率思维和统计推理的重要性。本章将沿袭这一话题,重点强调人们理解随机性和偶然性这两个概念时遇到的问题。我们将强调,由于没有领会偶然性是如何始终贯穿于心理学理论中的,人们常常误解了研究对于临床实践的贡献。

    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地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边事物的关系、解释及其背后的意义。心理学家已经对这种强烈倾向进行了研究。这是人类智力的典型特征,而且能够解释人类在信息加工和知识获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令人惊叹的诸多能力。

    然而,人类认知过程的这种极具生存适应性有时也会反戈一击。例如,环境中没有什么可以进行概念化的东西,可我们还是还一味地去寻求概念性的理解,这就是一种不良适应。那么,到底是什么在人类认知这一最与众不同的方面制造麻烦呢?是什么打乱了我们对结构的寻求并阻碍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呢?你猜对了,是概率。说得更具体些,是偶然性和随机性。

    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偶然性和随机性的规律支配着生物进化和基因重组的机制,物理学也运用关于偶然性的统计定律来解释物质的基本结构。自然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统性以及可解释的因素与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回想一下前面谈到的例子:吸烟导致肺癌。生物学上系统的、可解释的方面将吸烟和某一疾病联系起来,但这并不表示所有吸烟者都会患肺癌,这种趋势是概率性的。或许最终我们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吸烟者不会患肺癌,但在现阶段,这种变异性必须归因于大量偶然性因素,是这些因素决定一个人是否患某一疾病。

    这个例子说明,当一件事取决于偶然性时,并不一定表示它是不确定的,只是说它目前是无法确定的。掷硬币是偶然事件,但并不是说在对抛掷的角度、硬币内的金属成分以及许多其他变量加以测量之后,也不可能确定其抛掷的结果。实际上,这些变量确实决定了掷硬币的结果。但是,我们称掷硬币为随机事件,是因为在每一次抛掷时,我们没有比较简易快捷的方法来测量这些变量。一次抛掷的结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确定,它只是在当下无法确定而已。

    世界上的许多事件不能以系统性的因素来完全解释清楚,至少现在还不能。然而,当一个特定的现象没有现成的系统解释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寻求“设备”往往仍在隆隆运转,试图将无意义的理论强加于原本随机的数据。心理学家曾对此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一个实验情境中,要求被试观察一系列在多个维度上有所区别的刺激物,并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刺激物属于一类,而其他的则属于另一类,被试的任务是去判断每一个刺激物属于这两类中的哪一类。实际上,刺激物是研究者随机归类的,因此除了随机性,并没有任何其他规律。但是,被试很少敢做随机猜测。相反地,他们通常会绞尽脑汁,虚构一个复杂的分类方法,并对他们给这些刺激物所做的分类做出解释。

    同样地,形形色色的“预谋论”通常也需要一套又一套复杂的说辞去解释那些预谋论者拼命想要理解的、原本是由随机因素导致的事件。这一现象十分典型,甚至各类权威人士在其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也往往如是。许多金融分析师的思维方式就体现了这一谬误。他们通常会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每一次小的波动都编造出精细的解释,而实际上这种变化大多只是随机波动而已(Malldel,2004;Taleb,2001)。然而,股票市场分析师总是不断对客户暗示他们可以(也许他们也相信自己可以)“征服市场”,即使当大量的证据表明他们中的大部分其实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过去几十年中,如果你购买了标准普尔指数中的所有500种股票,然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