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便是旧体制的弊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吃中央财政的“大锅饭”,不仅敞开口花钱,而且还将收储的粮食低价销售,造成巨额亏损,并挤占挪用大量粮食收购资金,使国家财政和银行不堪重负。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不再发生新的亏损,并逐步增加利润,消化亏损挂账。要实现这一任务,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坚持粮食顺价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从政策上约束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搞亏本经营,不发生新的亏损,并逐步增加利润;才能真正做到卖一斤粮连本带息还一斤粮的款,保证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就是说,粮食顺价销售,不仅是必须执行的一项重要粮改政策,而且也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不再发生新的亏损的关键措施。

    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制定顺价销售政策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于5月底、6月初开始在不亏本和略有盈利的前提下进行粮食销售。不少地方在顺价销售后一两天,市场粮价便开始回升,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一段时间以来持续下滑的市场粮价。

    来自浙江粮食市场的信息表明,实行顺价销售后,全省粮食价格涨幅约在10%以上,杭州的市场米价涨幅为25%;陕西国有粮店和集贸市场的面粉价格也上扬了约10%;而连接着全国28个省市300多家粮食经销加工企业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从5月起小麦价格就开始止跌回升,至6月12日,每公斤小麦的批发价格已比河南省政府制定的收购保护价高出0.066元。湖南绝大部分县市6月10日前按顺价销售价格挂牌销粮。123个县市(区)的1500多个粮站都已停止低价销粮。集贸市场粮价明显回升。据对14个地市的价格监测,每千克早、晚籼米市场价分别较前段回升了0.2元至0.4元,优质米市场价回升了0.4元到0.6元,原粮价格也止跌回升。

    顺价销售政策对稻米价格的刺激较为强烈,尤其是南方的湖北、江西、广东等五省区联手出台区域性购销价格后,南方的十多个省市的大米购销价格先后上扬。6月份全国大米市场籼米平均价为1946元/吨,比5月份上涨14.4%,粳米平均价2200元/吨,上涨13.52%。7月初全国粮油市场稻米平均价又有大幅上扬。

    南方稻米价格上扬,波及到北方的粮市,带动玉米和小麦价格趋坚。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施粮食政策区域联动,对玉米价格产生巨大影响。6月份,全国玉米市场平均价为1304元/吨,比5月份上涨1.64%。

    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六省市区小麦顺价销售价格衔接后,小麦市场也出现止跌反弹行情。6月份全国小麦市场平均价1346元/吨,比5月份上升了0.82%。

    业内人士认为,只要企业及市场管理保持当前势头,粮价不顺的矛盾可望解决,粮油市场价格可以回升到合理区间。

    粮价回升在全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利益,同时遏制了急剧增长的巨额粮食亏损。

    虽然顺价销售,不做亏本的买卖,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实施起来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企业要从全局利益出发,统一协作,顺价销售才能到位。但事实上,仍有一些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甚至有的为了拿回扣,不惜把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低价卖给私商,给私商提供低价粮源,也就是给私商让出市场。低价亏本卖粮不仅卖掉的粮食本身就没有顺价,造成亏损;而且这部分低价粮流到私商手里,又形成新粮源流失,直接影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顺价销售。因此,朱镕基下死命令,全国各地要统一行动,坚决执行顺价销售政策,不准再发生新的亏损。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亲自过问,对那些“逆向操作”、低价亏本卖粮造成严重损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