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恩来随右路军从毛儿盖经七星桥、蜡子塘、分水岭、后河、色既坝、小森林、班佑,于8月下旬到达阿西。这时,右路军已完成打开向甘南进军的门户,左路军也到达阿坝地区。然而,张国焘还是对北上发生动摇。

    8月24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张国焘,电报说:“弟意右路军单独行动不能彻底(消灭)已备之敌,必须左路(军)马上向右路军靠近,或速走班佑,以便两路集中(向)夏、洮、岷前进。主力合尔后分,兵家大忌,前途所关,盼立决定复示,迟疑则误尽中国革命大事。”

    但是,张国焘按兵不动,不执行中央两河口、沙窝会议关于北上东出的决定,一直拖到8月30日,才命令左路军一部于9月8日集中箭步塘,向班佑前进,另一部于9月16日左右到达班佑,以便集中班佑与右路军靠拢北进。次日,即8月31日,张国焘又改变主意,致电徐向前、陈昌浩,说:“西固不会是敌空隙,敌已有备,1、3军独深入夺取,不能制敌,反为敌制”,“5军、93师、25师共七团,须三天才能到班佑”,左路“放弃所有医院赶进,亦须14日才能到达班佑,现在不是乘隙过敌的封锁线,而是集中兵力打破封锁线,严重注意被敌截为数段,请政(治)局速决即复”。同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张国焘,说:“目前责任集全力出动,突破岷西封锁线,康则敌力集之路,除留两三团向阿坝、查理等掩护后方外,其余都应迅速集结开来,31军不能分散,决不能到该地掩护,又此方粮食甚多,左路有余,前进更多。”次日,毛泽东、徐向前、陈昌浩联名电促张国焘率左路军北上,都没有产生效果。

    9月3日,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央,称“噶曲河水涨,上下三十里均无徒涉点”,又停止北上。次日,他公然向中央宣称,反对北上方针,决定南下。他说:“茫茫草原,前进不能,坐以待毙,无向导结果痛苦如此,决定明晨分三天全部赶回阿坝。”还说再北进,不但时机已失,恐也多阻碍,并要右路军也南下“回击松潘敌”。第二天他擅自致电原四方面军一些部队,说:“我左路军先头兵团决转移阿坝”,令他们“巩固现阵地伸前游击筹粮待命”。毛泽东、洛甫、博古等中央常委为了团结张国焘,多次找陈昌浩谈话,争取他参与做张国焘的工作。他们三人还到周恩来的病榻前,开中央常委会议商量劝告张国焘的办法。

    毛泽东说:“张国焘的这种态度,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他见我们一再对他妥协让步以后,把我们的话当耳旁风了。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我们还要让他吗?”

    周恩来说:“我们半步也不能再让他了。但对他也还不能硬碰硬。他这个人我很了解,现在来硬的不成。这毕竟还是我们的内部争端,应该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

    毛泽东说:“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问题是他对我们三个人有成见,我们根本没法跟他谈到一块,而你又在病中!我们怎么去跟他协商呢?”

    周恩来略一思忖,说:“继续由徐向前、陈昌浩出面劝他。这两人是跟随他多年的同事,同样的一些话,由他们出面说,效果就不一样。”

    毛泽东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只能这样再试一试了。刚才你说不能对他来硬的,我想,这时候我们不但不能来硬的,而且还得做出软的姿态来。”

    洛甫说:“他见我们一软,以为我们又在对他让步,干脆固执已见。这样不就更麻烦了吗?”

    毛泽东摇了摇头,说:“我们这回软,可是柔中有刚。一方面我们可以向他表明,政治局在考虑他提出的南进的意见,如果南进较北上有利,还是可以商量的,叫他过来跟我们交换意见。我们这样尊重他南进的意见,他应该没有话说的。一方面以恩来的名义强调北上方针不应改变,因为他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