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班前列出第二天非干不可的六项工作,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第一件事干完后即用笔勾掉,然后再干第二件、第三件……如果当天有一两件事没干完,那就列入第二天的计划。

    三个月之后,那位总经理送给这个管理效率专家一张3.5万美元的支票。为什么呢?因为他下面的经理照这个办法干了之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销售额大幅度上升。

    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没有计划性确实大不一样。因此,每个领导者对于每段时间的工作,应该尽量做到有条不紊。这样也便于其他领导和下级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不然,心血来潮,一会儿找这个谈工作,一会儿找那个办事情,既乱了自己,又乱了别人,弄得大家都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2.建立科学的工作秩序,划清职责范围

    哪些工作必须自己做,哪些应由别人做;哪些事自己作主,哪些事要集体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领导者必须胸中有数。而要建立这样一个科学的工作秩序,就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副手和助手之间;横向职能部门之间;纵向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都要划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各负其责。不该领导者管的事,坚决不管;该管的事,主动去过问。凡所属单位提上来需要领导拍板定案的问题,必须要求把情况和意见一并拿上来。如果应由下属处理的问题,下属不处理,把矛盾上交,领导者则不应受理。

    3.迈开双脚走下去

    领导者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主动下去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涌上来的问题就会大大减少。越是把自己关在办公楼的小天地里,越是不下去,事情就越多。所以,要决心经常下到基层去。这不是消极地“躲”,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克服忙乱现象、提高工作绩效的积极办法。它既可以使领导者了解下情,及时解决问题,又可以使领导者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问题,还可以减少会议和其他琐碎事务,一举数得。下去前,要把“家”里的工作安排一下;下去后,要同办公室保持联系,使该处理的事情及时得到处理。

    4.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

    “文山会海”是个大难题,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级组织的问题,而是带有共同性的普遍问题。这个问题将在“怎样科学地处理公文”和“怎样减少会议”两题中专门进行讨论。

    抓好中心工作,用中心工作去带动全局工作,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抓好中心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分清中心工作的差异性。不同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工作的差异性,全国有全国的中心工作,各省各部门各单位都有自己的中心工作。

    尊重中心工作的客观性。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哪个是中心工作,不是人为地随意规定的,而是由客观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决定的。抓中心工作,决不能随心所欲。列宁说:“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决不能你想抓哪个主要环节就故意抓哪个环节。”(《列宁选集》4卷第649页)要真正找准主要矛盾,抓住中心工作,使工作忙到点子上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注意中心工作的从属性。就是要处理好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同全局中心工作的关系。各部门、各单位自身的中心工作,要服从于全局的中心工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服务。例如,教育事业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要为现代化建设多搞发明创造、推广科技成果,等等。

    对中心工作要抓紧。对中心工作,不抓不行,抓而不紧也不行。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