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不紧,等于不抓。”(《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32页)抓紧中心工作,首先要集中精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中心工作,要排除枝节问题的干扰。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贯彻落实中心工作,排除一些部门的不适当的干扰。毛泽东同志对此有明确指示:“一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历史和斗争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形成很多的‘中心工作’和凌乱无秩序的状态。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以致引起下级在工作步骤上的凌乱,而得不到确定的结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56页)

    掌握中心工作的可变性。中心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条件下,中心工作是有所变化的。随着时期、阶段、条件的变化,中心工作必须及时变化。要及时进行中心工作的转移,必须注意主要矛盾的解决状况。一个主要矛盾解决了,一个中心工作完成了,又一个新的主要矛盾就会出现,新的中心工作也会客观地提上日程,这时中心工作就得转移。

    时间,是领导者最宝贵的财富。凡是有成就、有作为的领导者,都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运筹时间的本领。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有些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事情,就是由于在时间的使用上十分讲求效益。下面介绍科学使用时间的几个技巧,供领导者参考:

    当日事当日完成。检查时间消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只是带有一定概率的可能,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的唯一时间。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今天”所创造的。所以,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当日事当日毕,应该成为一切领导者的行动准则。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上午的事不要拖到下午,白天的事不要延至晚上。某项工作一旦开始,就要一鼓作气地完成它,完成一项,然后再做下一项,这样会使你加快速度,并不断享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事实表明,精力在成功之中更新,而在拖延之中衰竭。如果一个领导者在上班伊始就拖拖拉拉,不在乎什么上午下午、今天明天,那就绝不会做出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

    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有所成就。有一位名人给自己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不教一日空过”。有了这样一个强制性命令,就会自觉地珍惜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使每天都在紧张的追求中度过,使第二天在前一天成果的基础上和新的追求中开始。齐白石在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续画了四幅画,并在上面题道:“昨日大风,心情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原来他在用第二天的加倍工作来弥补前一天的损失。有了这种精神,何愁时间不为我所用?

    做好时间消耗记录。要想科学地运用时间,首先必须善于检查自己的时间使用状况。办法是在做完每一件事的“当时”,立即记下所耗的时间,每天一小结,连续记两周或一个月,然后进行一次总结分析,看看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到了什么地方,从中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据专家研究证明,凡是这样做的人,对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收效甚大。如果能抓住大量容易溜掉的时间,就能按时完成更多的工作。

    善于从工作的反复中节约时间。对领导者来说,有许多工作是周期性地反复出现的,如阅文、开会、会客等。这些反复性的工作占用了领导者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是有心人,在每一次循环中都能节约点滴时间,那么就会通过多次反复比别人多赢得大量时间。比如,一周开三次会,每次都准时开始,而不是每次都迟开15分钟,那么一年就可以节省39个小时!反之,在每次反复中都不自觉地浪费一些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善于处理轻重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