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读书小组这个学习形式不知是谁的发明,也没有人申请专利。参加一个读书小组,就相互感兴趣的书籍展开讨论,确实是大有裨益的。诸葛亮不论是在哪个读书阶段,都喜欢与几位学友一道展开讨论、争论和议论。

    在阳都老家时,诸葛家的三个孩子,老大诸葛瑾,堂兄弟诸葛诞,还有诸葛亮经常凑到一起,讨论所读书中的观点。三个人聚在一起,各抒己见,有时就一个看法讨论,大家争执不下,甚至面红耳赤。

    诸葛亮很早就认识到当政者必须要了解老百姓的苦衷,他赞赏“民,神之主也”的说法,认为这才是经世之真谛。他盼望当今朝廷能够“上思利民”,相信“国将兴,必然听于民”才行。

    诸葛瑾则认为:“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诞讲话直言不讳,言辞激烈,能言善辩,在两位堂兄面前,总是他说得最多,口若悬河,尤其喜欢谈论经国之道。他常常大发感慨,听说哪个州府为当地名人立了一块石碑,他就说什么“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说起成功的诀窍来,他就大讲“因天之时,就地之事,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让诸葛瑾频频点头,佩服之至。

    诸葛亮认为诸葛诞有点夸夸其谈,净玩虚的,总要与之理论一番。诸葛亮坚持:治国之道,无疑应是以民为本,但是必须要讲究“德治仁政”,注重人心向背。他提出“抚百姓,示仪轨,开诚心,布公道”,心系黎庶,勤政爱民。

    诸葛诞则强调:“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

    在执政手段上,诸葛亮崇尚“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他提出:“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他标榜执政的准则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兴趣、爱好,或许就是成就天才的动力。儿时酷爱的领域,很可能就是日后大展才华的舞台。

    小哥仨喜爱读书,喜爱辩论,甚至争吵。然而,有谁知道,争吵与辩论正是进步的开始;独到的见解,往往来自见怪不怪的现象当中。

    诸葛瑾是兄长,三个人的学习讨论由他主持。诸葛瑾外表木讷,做事缜密,读书也读得深刻。一天,他问诸葛亮和诸葛诞:“《春秋左传》这部书,你们俩号称读懂了。你们可知道这十八万字当中,记载了多少人,描述了多少次战争吗?”

    诸葛诞一听,本来还想夸夸其谈,自认为对《春秋左传》一书已经精通,无所不晓。不想,这一问让他卡了壳。对于这些细枝末节,他从来没有顾及过。他转向诸葛亮,问:“你知道吗?”

    诸葛亮忽闪着晶亮的大眼睛,想了想,不大肯定地说:“有几百次吧?”

    诸葛瑾不依不饶,追问道:“说具体些,到底是几百次?”

    诸葛亮眨巴着眼睛,《春秋左传》的故事在他脑海飞快地闪过,他想了想,说:“总得有个四五百次吧?”

    诸葛瑾谴责道:“不求甚解。告诉你们,我仔细数过,一共记录战争行动48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4次。”

    诸葛亮、诸葛诞连连点头:“佩服兄长,佩服兄长,做学问实在是有独到之处。”

    诸葛亮内心则想:“兄长治学的这个长处,我怕是学不来的。我不可能成为专门一本书的学者,我还是考虑如何将书中所学的知识和治理国家的思想,用到当今的社会中吧!”

    父亲诸葛见他们兄弟三人对《春秋左传》读了进去,很是高兴,嘱咐他们:“重要的是,要从中领会如何做人。你站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有什么样的德行。你作县令就要知道县令要具备哪些品德,你当幕僚,就要明白幕僚应该有哪些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