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的。如果加上中间原有的文章,读起来或许就没有那么观点不朋了。不巧的是,这部分不是鸠山写的,而是由评论家山浦贯一代笔。所以鸠山不管被问到什么,自然都只能说不记得了。显然,这是利用一些欲加之罪把鸠山逼上放逐之路。

    如果真要抓人语病,那威洛比以前写过的这段文章不知会有何下场。

    就在墨索里尼入侵法国前夕,威洛比曾就佛朗哥元帅及日本在中国的行动写过深表同情的文章。他说:

    不受一时情绪影响的历史判断,想必会借由重建白色人种在传统和军事上的优越感来抹消败北记录,这功绩将永远归于墨索里尼吧。(摘自特克斯塔所著《在日本的失败》)

    由于每个党都无法取得绝大多数势力,因此当时的政局可以说处于停滞状态。鸠山打算和社会党合作,在他看来,事前既已安排好了应该没问题。没想到社会党夺下了九十二席,气焰大涨,对鸠山的合作案不为所动。同时币原首相在楢桥书记长和进步党干事长犬养健等人的安排下,决定以现职身份接任进步党总裁。但鸠山―心想与社会党联手,丝毫不想和进步党合作。

    如果楢桥暗中搞鬼,放逐鸠山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放逐鸠山应该是为了让币原内阁顺利连任。可是,这里的问题不是日本政党之同的钩心斗角和暗算,而是这种勾当竟然是由GHQ一手包办的。反过来说,其实是利用G2与GS的对立,乘虚而入,以这个矛盾来整垮对手或提升自己的地位。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社会党某议员天天去司令部说某党员大佬的坏话,要求将其放逐。这种“打击对手”的行动不只限于日本人内部,后来还将矛头对准了GHQ内部的“敌人”。

    例如平野力三[平野力三,农民运动家、政治家,曾任农林大臣,后遭罢免。其夫人平野成子也是社会运动家及社会党参议员],虽因得罪GS而遭到放逐,但平野夫人却在平野的“敌人”凯吉斯失势前后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岩渊:“那背后还有一段秘闻。最后给凯吉斯致命一击的,其实就是平野先生的夫人。我记得是昭和二十四年吧,有一天,第八军司令部派哈德森上校去拜访当时担任参议员的平野成子,告诉她:‘老实说,如果不把凯吉斯赶出日本,占领政策就无法顺利推动,现在虽已有各方证据,却无人署名,这样不具效力,所以想请平野夫人签名。’夫人一听高兴地说:‘我现在就签。’当场就签了名。”

    平野:“那是他放逐我的报应。”

    (摘自《日本周报》昭和三十二年四月座谈会特刊)

    赶走凯吉斯的阴谋,正是通过日本人的情报,由G2主导进行的。G2拥有CIC这个干练的谋略机关,做这种工作简直易如反掌。

    与政界的放逐行动同时进行的财经界改革,则由掌管经济、金融和各实业的ESS(经济科学局)负责推动。在进行经济民主化这方面,GS和ESS的步调可说完全一致,来往也很密切。

    GHQ最早是由G单位(参谋部)、行政部门(GS)和外事局这三个单位为主导的,其余单位只能称为“部”。

    举例来说,日后改为天然资源局的NRS原本就是一个“部”。

    负责的业务中包括号称扭转了日本命运的农地改革,相当于现在日本的农林省。因此,负责“放逐”的和负责“民主化政策”的NRS之间的关系自然日渐紧密。例如被派到NRS推动农地解放的拉德津斯基,后来却变为批判GS赤化的借口,这也是这种集团合作的例证。在民主化方向上,ESS也没什么改变。

    还有一点非提不可,那就是被称为LegalSe(LS)的法律局(原本也是部)。在其与GS的密切合作下诞生了特审局。这个特审局的变化过程,如实道出了政策大逆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