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听到报告立刻站起身来。
刘邦就出兵事宜提出具体交换条件,因此,韩信的心已大大倾向刘邦。不过,就夺权这个观点而论时,似乎是项羽较为容易。正在思索之际,项羽派遣的使者来到。
“先看项羽的信怎么说,然后再做决定吧!”他去掉竹简文书上的封泥,开始阅读项羽的来信。才读到一半,他已脸色苍白,持着竹简的双手颤抖起来——这是因为勃然大怒的缘故。
信上所写大意如下:
天下形势已定。楚之霸王(指项羽而言)将不需任何人之援助而成为天下主。近闻各地小诸侯企图对楚派遣援兵以表功勋,楚霸王视驰援为应有之事,故无功勋可言,但对未派遣援兵者,定以大军讨灭……
连爬过别人胯下之事都做得到的韩信,是个非常冷静又有耐性的人,但读完这封信时,他却怒不可遏。
这样傲慢的态度岂可容忍!
韩信想起过去在项羽麾下的情形。他迄今忘不了当时受到的种种屈辱。他呕心沥血想出的计策,连一次也没被理睬,项羽甚至连“让我考虑看看”的表示都没有。对韩信而言,这是比钻过别人胯下更难以忍受的屈辱。
愤怒带来憎恶。
势力再怎么大,你毕竟只是个野蛮人……听说曾经向汉王刘邦开口要求单打独斗,结果却被拒绝,我倒要看你还能逞威多久!
项羽的信当然是张良偷天换日写成的。韩信甚至有这样的存疑:在双雄争霸已到摊牌的此时,项羽凭什么敢采取如此的姿态?这封信真的是项羽写的吗?
而憎恶感却压下了这个疑问。对方是过去根本没把我韩信看在眼里的愚笨项羽,至今仍对自己持有优越意识是想象得到的。好!那我就给你颜色看吧!
“准备出兵!”
韩信为了援助刘邦,立即发布出兵命令。实际上,这次的出兵不如说是为了攻灭项羽而发起的。
韩信由齐——现在的山东省南下。
与此同时,项羽部下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攻占了一个叫“六”的城。六城在淮水之南。同在淮水之南的偏东处寿春,则有刘贾之军队。
项羽军团在南北慢慢受到双向逼迫。这时,西方更有黥布军队出现,占领了城父。
项羽进入一个叫垓下的城镇,筑起壁垒,准备以十万军士据守此地。
这是孤注一掷之举。
韩信将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对汉之支援。不仅如此,他更在这天下一分为二的大战斗场里打头阵。
如张良所预测,在六比四的情形之下,原本观望的地方军阀,已争先恐后地靠向汉了。
——攻打垓下!
这已成了他们的共同口号。
参加垓下包围战的诸军,为数达三十万之多。
汉军的先锋是韩信军团,左翼则为其部将孔熙,右翼是费侯陈贺将军。
刘邦跟在韩信后面进军。刘邦主力的后方是周勃和柴武之部队。
刘邦委托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军。这一点充分显示刘邦器量之大。而欣然接受的韩信,在指挥上当然格外用心。
汉军重重包围垓下。
城内军粮并不丰富。士气甚为低落,逃兵与日俱增。
韩信从会合于垓下的诸军中找出来自楚国的人,让他们教导一般士兵学习楚国地方民谣,组织楚歌合唱团。
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被包围的军队,最期望的是援军来到,其次是希望在突围后有可以逃避的基地。如此,军兵才熬得过在重围之下的艰苦日子。
而他们却听到从敌军阵营里传出自己故乡的歌谣。莫非前来救援的楚国壮丁,全部降服并被纳入汉军?倘若如此,那救援军就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