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成功地把范增从项羽阵营除去,但荥阳被包围的情形更加严重,城内粮食已经告罄。
刘邦非设法逃出荥阳不可。但想要从紧密包围的城内逃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在这样的时候,果然有人愿意为他效死,这是刘邦得天独厚的地方,也证明他平时待人不错。
刘邦从来没有忘记厚待牺牲者遗族。部属知道这一点,都愿意为他效命。项羽则由于过分自信,经常把一切功劳归给自己,因此,即使有人为他牺牲,也少有感念之举。这一点,可说是楚汉之争的成败关键。
于刘邦从荥阳逃出之际,自动表示愿意赴死的是一位名叫纪信的将军。
某夜,包含女子在内的两千汉军武装兵,从东门来到城外。项羽的楚军当然立刻从四面蜂拥而上。此际,从城内出来的将兵突然左右分开,一辆黄盖车发出辘辘之声,从中间驶过。这辆车子的左侧插有一面犛牛尾巴图样的旗帜。
车顶用黄色绢布包着的黄盖车是天子座车,而犛牛之尾是天子旗帜。
“由于城中粮尽,汉王在此投降!”随侍黄盖车旁的一名侍从大声喊道。
听到这句话时,楚军涌起如雷的欢呼声。
“汉王投降了!”
“刘邦出来投降了!”
东门外楚军将兵的欢呼之声,很快传遍全军。
“什么?汉王投降?”
“听说是从东门出来的。”
“快去!这么重要的场面怎么可以错过呢!”
汉王投降是历史上的重大转机,一个人纵然长命百岁,也不见得能目睹到这样的场面。
全军将兵争先恐后,赶到东门来。
刘邦趁混乱时刻,仅率领数十骑近臣,成功地从西门脱逃了。
欲目睹历史性场面的众多群众,簇拥到黄盖车四周来。
“快退下去!退下去!不然要砍人了!”
项羽近身卫队将校挥动着白刃,要群众让路,好使项羽的座车通过。
——刘邦前来归降。
听到这个报告时,项羽摇动身躯,大笑起来:“这个混蛋,我要把他的头砍下!卑贱之徒而僭越称王,这是应得之罪!”
他于是抓起佩剑,走出自己座车,才踏出两步,便回头对虞姬说:“你也跟着来见识吧!”
“可是,这种场面,我……”虞姬垂下头。她跟随项羽经过无数战场,但一直都在队阵的最内部,从未目睹过血淋淋的战斗场面。出身会稽平和水乡的她,生性害怕战争中的腥风血雨,看到人的脑袋被砍下时喷出的鲜血,大概会当场昏厥吧?想到此,她不禁浑身发抖。
“没有什么好怕的,你来吧!”项羽道。
这是命令。项羽要虞姬看到自己威风凛凛的模样。他要自己的爱人亲眼目睹自己的权势何等之大,好使她以后对自己更为顺从。这种炫耀的心理,和幼童没有两样,而虞姬是不敢不服从他的。
“是的,大王,我这就来。”虞姬回答。虽然不乐意,但她是不能不听从命令的。
“快来啊!”
“是的……”
惹项羽发脾气之事万万做不得。虞姬遂以最快的速度跟随项羽。但女人的脚步毕竟缓慢,没能立刻赶上他。因此,她在跟随项羽上车之前,着实花了一些时间。来到东门外之后,为了叫蜂拥前来的群众让开,又花了不少时间。
汉军军师张良,早已将这些计算在内。
使用替身的汉军,趁此混乱,从相反方向的城门脱逃出去,但要是这诈术太早露出马脚,便有被项王追兵追上的可能。因此,真相大白的时刻越晚越佳。——这一点,张良把希望寄托给看热闹的群众。
看热闹的观众果然没有让张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