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穷困的瓦里克街。他引导那条“章鱼”的忏悔的后代走进一座邋遢的住房,爬上一道窄楼梯,他敲了敲门,一声清亮的嗓音招呼他们进去。
在那几乎四壁空空的房间里一个年轻姑娘坐在那里踏缝纫机。她向肯维兹点点头,像是招呼一个熟人。一小道阳光穿过肮脏的窗子照在她浓密的头发上,显出古代铜盾牌的颜色。她向肯维兹嫣然一笑,脸上带着惶惑不解的神情。
金索尔文站在一旁欣赏她的楚楚动人的美,在寂静中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从此他们进入了这宗事例的最后一个项目。
“这个星期搞了多少件,玛丽小姐?”那表匠问。一大堆灰色粗布衬衫堆在地板上。
“将近三十打,”年轻姑娘愉快地说,“我差不多做了四块钱的工钱。我有进步,肯维兹先生,这么多钱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的眼睛转向丹那边,亮晶晶的,很温柔,苍白的圆脸上泛起一点红晕。
肯维兹格格地笑着像一只老鸮。
“博依恩小姐,”他说,“让我来介绍金索尔文先生,五年以前提高面包价格的那个人的儿子。他想他愿意做些什么来帮助那些因为那件事而为难的人。”
姑娘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她站起身,手指指着门。这一次她直视着金索尔文的眼睛,但那不是令人愉快的眼光。
这两人下楼走上瓦里克街。肯维兹让他的悲观主义和对“章鱼”的怨恨尽情发泄出来,滔滔不绝地用尖刻的话语嘲笑他的朋友的财富。丹好像在用心听着他的话,然后转过身同肯维兹热烈握手。
“我很感激你,肯,老朋友,”他喃喃地说,“千恩万谢。”
“我的朋友!你发疯了!”表匠喊道,多年来头一回掉下眼镜。
两个月以后,肯维兹走进下百老汇的一家大面包铺,带着一副金丝眼镜,那是他替店主修理的。
当肯维兹走过的时候,一位夫人在向一个店员吩咐什么。
“这种面包每只一毛,”店员说。
“我在住宅区买一直是八分一只。”那夫人说,“你不必开票了,我回家时要乘车路过那里。”
声音很耳熟,表匠停下脚步。
“肯维兹先生!”那夫人热心地喊道,“您好吗?”
肯维兹正想运用社会主义的和经济学的知识来研究她的漂亮的皮毛围巾以及在旁边等候着的马车。
“哦,博依恩小姐!”他说。
“金索尔文夫人,”她纠正道。“丹同我是一个月以前结婚的。”
注释:
①英国诗人朗弗罗《人生颂》中的两行诗,但在原诗中这两行并不在同一诗节。
②指美国南北战争。
③《小杜丽》:狄更斯晚期重要小说之一。
④格林威治村:在纽约曼哈顿区,是文人、艺术家聚居区。
⑤章鱼的触角无孔不入,用以比喻资本家。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