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是空手拿个布袋子褡裢搭肩上,能找个锅屋睡暖和点就不错了。明举家没有多余的床,锅屋也不能住人,锅屋说是屋其实是草搭的棚,四面还透风。大冷天的,玉兰见剩娃娘俩可怜就给明举说,不如跟队长说说,让剩娃娘俩到牛草料屋睡,草料屋都是草料也暖和,女人家带个孩子挺可怜的,再说又不吸烟又不点火的,不碍事。明举看剩娃娘俩也确实可怜,剩娃娘身体才刚刚好点,天又黑了,剩娃娘模样长得不丑,看着老实巴交的,不会出什么岔子,就跑去跟队长家说了下,队长也听说晌午庄上有个要饭的病倒了的事,平时明举为人不错,在庄上人员好,明举说的事情基本上能办的都不会被拒绝,草料屋也有人住过,特别是过年正月里,庄上哪家来个亲戚了,家里住不下跟队长说说,没特殊情况一般都让睡一晚,但有规定,在草料屋绝不能抽烟和烤火。

    剩娃娘俩就住进牛草料屋了,剩娃娘感激得差点给明举两口子跪下了,要的几天饭,有半鱼鳞口袋饼头子硬是要给玉兰留下,人不吃那就留着喂猪好了。

    明举家喂了一口大肥猪。小朵二朵三朵都能参加队里干活记工分了。队里出工,记工分,分三个档次,成年男劳力一档,一般是五个工分半天,干的活相应的累点,比如耕地,拉车子,抬粪等出力的累活;成年女人属半劳力,出工半天一般是四个工分,干的活相对的轻省些,比如砸个坷垃头,刨个犁耕不到的地边子,或是用铁锨给男劳力上粪等;十六岁以下的不管男孩女孩一律是第三个档,两工分半天,干的农活就更轻省了,给队里放个牛,到棉花地里逮个虫子,拾个棉花,或是背着篮子,粪箕子,到湖地里割青草喂队里的牛等,不怎么累人的农活。一个工分相当于一分钱,由会计记账,到年底打总结账。全队劳动人口劳动一年的总工分数,除于队里的总人口数,得到的平均数,就是这一年收入的分界线。如果一个家庭得的个人工分数小于平均数,那就是透支,透支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家里有钱的,透支多少就拿出跟透支的工分一样多的钱顶工分,顶够了工分就可以分到队里的平均粮食了;对于家里拿不出钱来顶工分的人家,透支多少就按相应的比例少分粮食。相对的,如果一个家庭得的个人工分数大于平均数,那就是结余,会有奖励,奖励有两种:一种奖励是钱,这得看有多少人家拿出多少钱顶工分,顶工分的钱多就分得多,顶工分的钱少就分得少;还有一种奖励就是多分粮食,这得看有多少人家拿不出透支的钱来顶工分的,按结余的工分多少再平均分那些没顶出去的粮食,家庭劳力多的,年底分的粮食就多,还有钱;家庭劳力少的,又没有钱的,一年分得的粮食基本都不够吃的,更没什么钱了,所以一个家庭的穷与富裕就得看劳力的多少,特别是男劳力的多少。

    明举家男劳力就明举自己,半劳力玉兰和小朵俩,二朵三朵上工得工分只能是第三档的,都还没满十六岁,这么多年玉兰生孩子,孩子小得照顾,不能出全工,几乎年年在队里透支,一透支分的粮食就少,家里每年粮食都不够吃的,细粮平时哪舍得吃,只有来个亲戚,或是到过年那几天才能敞开了吃几天细白面。为了补贴透支,年年玉兰都要喂一口猪,平时干活中间歇歇时就割点草,收工就带回家喂猪,春夏秋还好,到湖里能割到草,冬天就不行了,没有草料就只能喂些红芋叶子糠,剩饭淌水什么的,到年底一头猪也能长个二百多斤,用平板车把猪绑起来拉到食品站卖个大几十块钱,这可是全家人一年最大的一笔收入。

    卖猪那天也是最有口福的一天,先是会在集市上给每个跟着拉车推车的买个白面卷子,那发面卷子白嫩白嫩的,卷子还有一面被锅贴的焦黄焦黄,入口那个绵软香甜啊,然后再到集市里割几块钱带肥的肉,要肥膘多的,还得找熟人才能多割点肥肉,回到家洗几个大红萝卜,切一块肥膘肉,肉和萝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