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屁股下边压烂了,医生开了点药膏得经常涂抹。看来,单靠护理床摇着翻身不行,人还得像以前那样,两个小时翻一次身。”
大妞悔恨地说:“都怪我们太大意了,以为摇床翻身就可以,没想到几天时间就把身子压烂了。这下就是用手翻,压烂的部位还得压,不容易长好,妈又得多受疼痛呀!这,这咋办呀?能有什么好办法呀?”
二拧的女儿今天从学校来看姥姥,听到这话就用手机在网上查找了一会说:“有种电动充气式护理床垫,是用气把病人托起,身体在气上睡着就不怎么压啦。身下的气还可以按时互换,这一块软了,那一块硬了,对身下每个部位都能起到按摩作用。咱们买一副试试,效果一定不错。”
常大伯忙说:“买,有这样的好东西,不管便宜贵贱咱都买。你看那里有,让祥合马上开车去买,早点买回来,你外婆少受点难过。”
二拧女儿说:“不用,不用,网上购物,手指一按就行了,送到还得三天时间。价钱不贵,二百来元,你别管,我买好送来就是了。”
常大伯说:“网上的东西,开车去也没处买,你买吧,我把钱给你。”二拧忙说:“给啥钱哩?我们给母亲买点东西,怎么还让你出钱?我妈住了几次院都是你们的钱,我们做女儿的一点没有负担,心里甚是过意不去。买气垫不过二百来元的事你还要给,叫我们的脸往哪儿放呀?”
常大伯忙说:“好,好,不给就不给,大钱我们出,小事情你们也该尽尽心。往后,你妈要是能吃饭了,就看你们几个谁的手艺好。”他估计柳枝不可能再吃饭才这么说的,可是,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柳枝回到家里以后,没吃药,没挂吊针,一点措施没用反倒退了烧,人的精神状况明显好了许多,有时问话还能简单地回答一半个字。全家人看到这种变化,脸上自然有了笑容,常大伯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时令虽到冬天,屋里打着钢炭炉子,再加上来往人多,更显得热乎乎的。常大伯每天为她擦洗按摩,准时喂食喂水,翻身倒尿管炉子,弄得来上班的儿女无事可做。他叫她们回去过自己的日子,这里有他就行了,儿女们还是每天都有人来和他争着干活。为母亲洗头c洗身子,衣裳c枕头经常换,被子c褥子,及时拆洗,陪他们渡过一天又一天。
柳枝病倒,杏花忙奔多了,经管两个孩子,安排全家生活,还有婆婆每天要用针管打的流食,除了豆浆奶粉而外,她还在炉子上炒了些杂粮面粉,用多种蔬菜熬些汤汁,好让婆婆的营养全面一点。虽然桃花经常过来帮手,女儿们来时带点东西,但主要活路还得靠她这个儿媳妇。
二拧她们把气垫带来了,四个人站在病床两边,拽着柳枝身下的褥子把人抬起来,两个人赶忙把气垫铺好,插上电源再把人放下去。气充足了,常大伯大声问:“老婆子,怎么样?睡在这气垫上边舒服不?”
柳枝竟出乎意料地说出了“舒服”两个字。虽然声音很小,站在旁边的人都听见了,心里非常高兴,特别是常大伯,高兴得大呼小叫:“啊!老婆子,你能说两个字啦。好,继续努力,能说话就把活碟啦!”
自从柳枝大肠里的干粪便被常大伯掏出来以后,她的大小便一直失禁,大便也像小便似的自由往出流,常大伯就像对小孩那样铺着尿垫,用卫生纸两三个钟头擦洗一次。他觉得纯用卫生纸太费,又找了些洗净的旧衣裳剪成小块,每天二十四个小时,起码得换七八次之多。
村里前来探望的乡党,都说他们的屋里干净,一点气味也没有;村里还有一家瘫倒的病人,屋里臭气熏天,没有人愿意进去了。金蛋媳妇来还说了她硬蛋哥怎么对待他媳妇的事,常大伯根本就无心去听。他现在对外界的一切都不想知道,也无心去管,好多天连大门也没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