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0/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极力反对。她爸谁的话都不听,还是让女儿和我定了婚。

    咱村里的老队长他哥,在我们订婚之前就百般阻挠,订婚以后还不死心,把他亲家叫到他家推心置腹c剖心析肝地说:‘亲家,不是我说哩,你把娃安排了个啥下家吗?一大家子人口,穷得叮当响,上边两代老人,他妈还是半病身子,头偏着,胳膊抬不起,经常离不了药,有时自己连衣裳都穿不上。他婆虽然没有麻达,毕竟年纪大啦,成天管着她老二的两个没妈娃,干活在那边,吃饭就过来啦。下边有一大窝子学生,上初中的一星期揹两次馍,上小学的顿顿回家吃饭,还有个最小的才几个月。你把娃嫁到这样的家庭于心何忍,娃能过好日子吗?恐怕挣都挣死啦!’

    他要他亲家和咱退婚嫁给他外甥,还亲自把他外甥领去认亲,帮忙干活,把她妈都活动通了。可是,她爸始终不同意和咱退婚,也不想因此事和亲家失情破面,太过难看,就把自己的外甥女说给了亲家他外甥。”

    桃花想着说:“天哪,咱家过去真有人家说的那么艰难吗?”

    常大伯又说:“老队长他哥说的句句属实,咱家那时候的确如此。你爸正上初中,老三和你大姑刚念高小,老四和你二姑上三四年级。你婆生了老五身体就不行了,还得挣扎着管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家庭,你大妈她爸不知哪里差了窍,硬坚持着把他女儿嫁给了我。”

    柳枝拉着丈夫的手说:“他,他一眼就看清你是个大好人。”

    常大伯接着说:“好人能弄啥?嫁过来就把重担压到身上啦。我当时少不更事,还嫌她没有文化,和我没有共同语言,梦想娶个有文化c有共同爱好的媳妇陪伴终生。我,我在结婚前三天竟离家出走啦。”

    桃花吃惊地说:“啊!离家出走,你走啦这门亲事不是黄了吗?”

    常大伯说:“只差一点。当时,我母亲叫人帮忙做馍,发动全村人把馍揹上到处找我。就在结婚的前一天,我到车站正要买票上车的时候,忽然间被人拦腰抱住。我当时吃了一惊,回头看时,原来是咱村里的老财迷和他儿子。他们发现我后,就不动声色地悄悄溜到身后突然抱住。

    那时的老财迷很有劲,也很倔强,我不管怎样说都不放手,父子两个把我跟押犯人似的押回家里,整夜都有好几个人看着c说着c劝着。我看见母亲那双泪汪汪的眼睛,很快便意识到自己不对。

    母亲为我姊妹伙把身体累垮了,我应该赶快娶个能干的媳妇照顾她,替她把担子挑起来才是。我咋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一点莫须有的爱好一意孤行,致母亲于不顾,让她这样操心劳累,我的良心何在呀!我想通了便不再跑,婚礼如期举行,到底把她顺利地娶进家门。”

    柳枝眨巴着眼睛说:“你,你就是这命,娶,娶几个都没有文化。”

    桃花又说:“啊呀!你真的只差一点就把个好媳妇耽搁了。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啦。往后再问,还不知遇个啥人呀。”

    常大伯说:“可不是吗,就咱家那样的情况,还想娶个有文化的媳妇,纯系异想天开。如果不是老财迷找见我,以后的情况那就可想而知了”

    桃花说:“听我爸说过,我那个大妈既贤惠c又能干,在咱家里劳苦功高,的确出了力c下了苦,全村没有能比上的。”

    常大伯又说:“的确如此,自从把她娶过门,我妈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她身上。每天给我妈煎中药c穿衣裳,照管我的小弟弟,赶时间还得上地挣工分。放了工才能做饭c安排全家人的生活,一天到晚连颠带跑c紧紧张张,脏衣裳都是晚上洗哩。”

    桃花唏嘘着说:“呀,这么多的活,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十几口人吃饭哩,只能用放工那点时间做。还要给学生做馍,真是苦了她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