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着过日子,什么都得节约着花。包谷棒成了稀罕物,不是将它随便扔在某个地方烂掉,而是很好地保存起来。檐下的台阶c杂物房c厨房,都成了包谷棒的安放地。在平展的一块空闲地方,拣些长的包谷棒子,头对头,尾对尾,小头朝里,大头向外,密密地挤紧,排成一个圆圈或半圆,里面填进折断的碎屑。摞起来的包谷棒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还怪好看的。
包谷棒有填炕洞的,有粉碎后喂牛的,大多用做炉火的烧柴。当时许多农家用自造的泥土炉子,生火做饭,烧喝开水。家庭条件好一点儿的,备有一个铜火壶,等客人来了,才拿出来用。火壶周围是铜片包裹着的夹层,里面注入要烧的冷水,盖住。中间是一竖立的圆筒,是烟囱,烧得黑黑的。放进燃烧的木炭或包谷棒,浓烟升起,火星四溅,冷水慢慢变热,滚沸。后来境况稍好一点,购置了带小盘的生铁炉子,除了烧少量的木炭c煤块以外,很多还是用包谷棒。因为包谷棒是自产的,便宜,实用。
包谷丰收了,就有了养人的粮食c取暖的柴火c牲畜的饲草,卖后还可换来钱花,一家大小的日子,也就顺顺畅畅过下去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