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最新章节!
导读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不过,现存的《中庸》版本,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命题、概念都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身养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德、至道、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⑤,谓之中;发而皆中节⑥,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⑦;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②率:顺着,遵循。
③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④戒慎:警戒谨慎。
⑤未发:没有发现的时候。
⑥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⑦大本:最大的根本。
⑧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⑨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