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得救了吗?也不是,郑延昌向韦庄仔细地询问了当时的答卷情况和答卷内容,当得到韦庄回答后,郑延昌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出发,觉得在试卷方面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他说:“如果我是试官,看到如此优秀的试卷是绝对不会给判落榜的。”
由此判断,韦庄的试卷除非是未被试官所见,要是看见了肯定中进士。那么,如果没有被试官看见,试卷跑到那里去了呢?排除被人扣押的可能,只能是被人掉了包。韦庄与应试机构的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试卷被人扣押的事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是后一种可能。
韦庄听了点头说:“有可能。”
为了保证此次应试万无一失,郑延昌当即给了韦庄两个建议。其一,为了避免考官在批阅考生诗赋答卷时受主观上好恶偏差的影响,建议韦庄改考诗赋进士为考明经进士。所谓“明经”进士就是在内容上以四书五经为主,在形式上就如同现在考试中有标准答案的填空、问答及选择等类型考题;其二,建议韦庄任“伴直”(监督值日官),以确保试卷顺利传递到考官手中。并对韦庄说,如果再发现此类违法违纪现象,立即报告,查处后从严从重处理。
乾宁元年(894)韦庄怀揣着郑尚书的命令,回到长安。依郑尚书之命住进尚书省,此次伴直可谓是公私兼顾。其诗《南省(尚书省)伴直(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云:
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绿映袍。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
其中“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所述就是此事。在诗句中韦庄以竹(君子)自喻,此“竹”在这满庭的“风雨(作弊现象)”中感到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好在韦庄并不是个多事的人,只要眼看着自己的试卷到达试官手上就行。正如与郑尚书所预料,韦庄的试卷果然得以顺利通过,终于得中进士。在此十分兴奋之时,即兴做诗一首《放榜日作》,诗曰:
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邹阳暖艳催花发,太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
可以看出,字里行间洋溢着兴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