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翻译:《易》有圣人之道四,以此言谈者则崇尚其辞,以此作为动作根据者则崇尚其变化,以此制造器具者则崇尚其象,以此卜筮者则崇尚其占。所以君子将有作为,将有行动的时候,探问于《易》而言行,而《易》接受求问犹如回声应响,无论远近幽深,便可得知未来之事。若非天下最精妙者,谁能做到这样?

    将辞c变c象c占参合用以变化,并错综其数字的推演,通达它的变化,便能成就天地之间的象理。极尽数字的变化,便能判定天下的物象。若非天下最神奇的变化,谁能做到这样?《易》本身是没有思虑,没有作为,寂然不动,一旦被人感应便能通晓天下事理。若非天下最神妙者,谁能做到如此?

    《易》是圣人用来探究深奥而精微的事理的。正因为其深奥,故能通晓天下人的心志;正因为其精微,故能成就天下事务;正因为其神妙,所以不见其快而能疾速,不见其行而能到达。孔子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就是指此而言的。)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翻译:孔子说:“易是作什么的?易即是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囊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所以圣人以此通达天下人的心志,以此肇定天下事业,以此决断天下的疑难。”所以蓍草德性圆而神妙,卦的德性方正而智慧,六爻的道义变动而灵巧。圣人以此洗涤心志,退藏于深密之处,吉凶与百姓共同承担。神妙可知将来,智慧足以包藏过往,谁能做到如此呢?大概是古时聪明睿智神武而不伤杀之人吧!所以明白天道,体察百姓,是以兴起神妙之物作为百姓行事的先导。圣人以此斋戒来彰显它的德行!所以闭合门户叫做坤,打开门户叫做乾,一关一开就叫做变;有来有往无有穷尽叫做通;显现于外使之可见,叫做象;形体叫做器;制成器具并使用叫做法;百姓都使用其出入做事并得利叫做神。

    所以易生为太极,太极化生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断定吉凶,趋吉避凶创生大事业。所以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