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法效仿,没有比天地更大的;灵活变通没有比四时更大的;悬挂物体显著光明,没有比日月更大的;地位崇高,没有比富贵更大的;具备器物供人使用,制成器具让天下人获利,没有比圣人更大的;探求繁杂隐晦,索求深奥幽隐,用来判定世界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业的,没有比蓍草和龟更大的。所以天生蓍草和龟两种神物,圣人就选择。天地变化,圣人就效法。天垂象,可得知吉凶,圣人就取法它。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就选择它。《易》有四象(指蓍c龟c图c书),用来显示。附上文辞,用来告知。判定吉凶,用来决断。

    备注:1c“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天开物地成务,天地包含一切道理,易行于其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阴阳为“二”,则太极为“一”;“无极生太极”,则“道”就是“无极”,就是“零”,就是“空”,就是“静”。

    2c“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容器,那容器乘着什么呢,答案是“神”,对于人来讲,肉身为器,灵魂为“神”。

    3c“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许多人认为这种说法是虚夸,只要步骤一样,哪怕用筷子c竹签c钱币c棋子都是一样占卜。抛开对于《易》的信任与对天地虔诚不谈,举例而言,同属莲花,为何天山雪莲药效非一般莲花可比?蓍龟为天生神物,是因为其暗合天地之数,比如《本草纲目》有记载曰“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长,上隆而文以法天,下平而理以法地”;比如《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当然,关于蓍龟在数理方面更详细的资料还请感兴趣者自行查阅,这里不多赘述。

    4c“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上古通天论篇》里有“真人c至人c圣人c贤人”四种境界,真人至人都在圣人之上,缘何为此?其实原文中便藏有答案: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真人寿撇天地,早已游离于天地之外。《庄子·逍遥游》亦曰:“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至人虽游行天地之间,却已然去世离俗。《庄子·齐物论》亦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适嗜欲于世俗,也就是说仍活在世俗里,故而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法天象地,合同于道,不及圣人处天地之和,故圣人为大。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