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便是三部九候的来历,且继续看下去:“帝曰:何谓三部?

    歧怕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歧怕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天必死矣。”

    所以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所以你也知道了,睡觉时不要将内裤或者袜子裤子放在枕头下面,这并不是迷信。虽然一觉醒来,你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就好像没人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的话,吸完一支烟后你同样感觉良好。

    三部九侯并非毫无意义的分类,不知此者根本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八正神明论篇》曰:“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这一段非常非常重要,它告诉人们如何治未病,上工即是良医,正是运用三部九侯之理,观人冥冥而见常人之不见。《三部九侯论篇》又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以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邪胜,死也。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这是通过三部九侯诊病的具体描述,能预判疾病缓急与生死。按此标准,所有的现代医师以及几乎全部的中医医师都不能称之为工。另外,《六节藏象论篇》还提到一个标准: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里面运用到了《易经》和阴阳五行的一些知识,这里暂不详述。

    我们从阴阳c四时五行c三部九侯等多方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对应与联系,但总的观点只有一个,整个人体都是与天地自然相互对应联系的。那么当人逆天地而行,又会怎样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