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哪有不中的道理。当时虽有众将领,军师在侧,但都在注意援军的动向,没有人堪到城下的异状,就算注意到了,又有谁能比箭快,那一箭,确实射中了楼夫人。”

    舒仪浅笑:“这么说,那楼夫人就死在城楼上了?”

    “没有,”小二送来了两壶凉茶,小柯忙给自己倒上满满一杯,这才又道,“也许是弩王不自觉地留了几分余地,楼夫人中了箭,却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当时楼相爷正在援军之中,看到这一幕,伤心欲狂,等弩王退了兵,楼相爷派人到处找名医名药要医治夫人,后来大军交战,相爷怕以前的政敌前来加害,带着夫人消失在朝野,那之后几年,他就在民间经营药材,顺便打理消息脉络。”

    舒仪呷一口凉茶,望着说完故事的小柯说道:“这就是‘宗录堂’的由来吧,本来为了探听消息和药材,经过百年的壮大,成了如今的独门宗派。听说宗录堂是由一个叫杜三娘的女子创立,百年前那位楼夫人身边,不就有一个叫三娘的吗?”她眸中沉淀了些什么,隐约有些深沉,缓缓道,“所以,每一个宗录堂的弟子都知道这个典故。”

    手中握着茶碗,小柯几乎要从凳上跳起身来,忽而有些窘迫,半晌,才又讷讷道:“你怎么知道?”

    “我猜的。”舒仪皮皮地笑。

    刺眼的阳光透过茶棚的缝隙照进来,在茶水间映荡出一层光彩,小柯避开眼,无奈德摸摸鼻子,对舒仪的话半信半疑。

    茶棚外的故事也讲完了,众人一致叫好。舒轩忽而微微凝神,眉峰悄悄一挑,转头向左看,茶铺分成了三个大棚,左边的大棚最靠近护城河,时有微风阵阵,此刻坐满了人。舒轩视线扫去,从棚中站起一个人,向着三人的方向走来。来人是个老者,身着雪色绸袍,意态闲雅,像一个富贵中人。

    “三位……是隆州沈阀的公子小姐吗?”那老者缓步走到桌前,笑容满面,不落痕迹地打量了三人,开口道。

    小柯猛地抬头,疑惑着正想摇头。一旁的舒仪却抢先一步作出了反应,她轻轻“咦——”了一声,面上有些惊讶。这个细微的动作当然没有逃过老者的眼眸,他想当然地把这视做承认。

    自三人在茶铺出现起,他就暗暗猜测他们的身份。沈氏是隆州的大姓,列属门阀。论权势,天下以舒阀,刘阀为首,若论钱财,便以沈姓为最。世人称之为“隆州虽富,七分沈门”。沈阀中有个公子沈璧,弱冠之龄,俊美无暇,是以美闻名于天下的男子。适才见舒轩步入茶铺,他不由想起这沈璧公子,再细看三人衣着,都是上等杭罗,配上此时此地,更加确定心中所想。

    “听闻沈阀家主与杜王爷交情颇深,王爷薨逝,宁远小侯爷承袭爵位,想三位从隆州方向而来,必然是给小侯爷去贺喜的吧。”他笑纹层层漾开,面相慈善,极易让人产生好感。

    “请坐,”舒仪伸手做了个邀请的姿势,唇角含着轻笑,“先生眼力真好。”她含糊地夸奖了一句,却对身份只字不提。

    舒轩淡淡看了老者一眼,微垂下头,喝着凉茶,听到舒仪的话语,并不惊讶,嘴角微弧,多了些笑意。小柯却在一旁不以为然,撇了撇嘴。

    “看三位的神色,似乎还不知道那件事。”老者压低声音道。

    眼瞳亮起,舒仪问道:“不知先生指哪件事?”

    “就在昆州境内,宁远侯在赶往永乐城的途中,被流寇劫杀,随行二百余人尽皆丧命……”

    小柯正一口凉茶呛在喉中,瞪大双眼:“流寇?昆州有流寇?还劫杀了宁远侯?”——他跟随青衣多年,耳濡目染,对天下形势有所了解。灏帝在位时,昆州地界物产丰富,但人口却不多,多有土地荒芜,遂成旷土。后来淮帝继位,令周围诸州的无田可耕的百姓迁入昆州,并减免税赋,均租,每岁十分减其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