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余此刻正盘腿端坐在桧木浴桶之中,闭目调息,额上的汗珠一滴滴落入浴水之中。

    顶上冒起的白烟,分不清是浴水的蒸汽,还是体内逼出的热气。

    方余年幼时本是长在关外,北国寒冬千里冰封,辽东一带水资源更是稀缺,关外人不像南国人每日可沐浴洗澡。

    可这几日,苏桐每日日落便开始烧水,敦促他沐浴。

    出浴后,苏桐更不惜催动内力,为他拍打周身穴道,活血散瘀。

    说来也怪,每次沐浴之时,方余便觉神清气爽,体力最为充沛。

    可依苏桐所言,这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井水,是门前那口数十年的老井打上来的水源,烧水时也没见鬼婆婆添加任何药材,这水也是苏桐亲自烧的,期间看不出任何端倪。

    方余自觉兴许是自己多心,便不再探究了。

    穴道拍打之后,方余便闭目调息,默念《雪霁心经》,可这雪霁真气在经脉中处处遇阻,无法运行。

    要知方余在那襄阳员外府一战,双维c双跷经脉错乱,关节被叶慕风以重手法拆卸,一身修为早已送了出去,经脉不存半点内息。

    莫说雪霁真气运行遇阻,苏桐的真气输入方余体内,也不能融入经脉,渐渐消耗殆尽。

    要恢复十成内功,便要从头修炼,又必从双维c双跷经脉入手,别无他法。

    叶慕风分筋错骨的擒拿手法,非内外兼修的高手不能为之。

    寻常的跌打医生,哪有这样的重手法?

    若说内外兼修的江湖散医,南少林出身的“鬼医”杜仲或是这世间唯一可使方余易筋塑骨之人。

    可这几日方余虽卧病在床,苏桐却纵马提缰,搜索了附近方圆十里地,甚至走出了这片梅林,去往十里外的市墟,依然无人识得“鬼医”杜仲先生。

    且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归来谷果然就在身后那片梅林中,村民也不知为何那片梅林会称之为谷,听年长一点的村里老人说,多年前那片梅林本无名,只知这几十年来都唤作“归来谷”,但从未听说过“鬼医”杜仲这号人物。

    若是小村镇附近有这么一位大人物,当不会无人知晓吧!

    若依鬼婆婆与村镇百姓所说,此处便是归来谷,莫说这方圆十里地只此一处人家,纵然是洞穴里也无人迹,那“鬼医”的神踪究竟在天涯何处?难不成“鬼医”真的成了地下的鬼魂?

    既然寻不到杜仲先生,方余又伤重,不宜奔波颠簸,苏桐索性拿了些银两给那鬼婆婆,在这小屋住了下来。

    鬼婆婆拿了银两喜出望外,恨不得这二人常住下来。

    苏桐出手自有“武林第一家”的气派,也算阔绰。

    既然打算小住几日,那断没有让鬼婆婆一直谦让大床的道理。

    况且之前只是权宜行事,方才同榻而眠,二人均是血气方刚的少年男女,同床共枕,辗转反侧。

    说什么“江湖儿女,不拘小节”,面前,都是屁话,终究是男女有别,成何体统。

    于是苏桐就地伐木,在方余房间里为自己置办了一张小床,也为鬼婆婆置办了一张。

    方余手脚不太灵活,换床多有不便,苏桐便多给了鬼婆婆一些银两,为方余争取了那张大床,鬼婆婆见财眼开,自然是一百个应承,以上都是前话。

    此刻浴水已渐冷,方余喊了一声,门外守着的苏桐便推门而入,走进屋来,为方余换上新做的干净衣裳。

    起初二人颇为尴尬,可方余行动不便,只得权宜变通,多日的相处,就不再介怀男女有别了。

    这衣衫是几日来苏桐一针一线缝制,用的料子只是十里外市墟买来的普通人家的棉麻,缝线时还少不得挨鬼婆婆几句骂,诸如“笨手笨脚”之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