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7/2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王,一定要好好利用,洛阳就是我们的兴起之地!”房玄龄单独向李世民奏道,李世民点点头。

    只是,房玄龄又不经意的叹了一句:“天策上将,掌国之征讨,却是在命李世勣去河北讨伐之后,想来陛下是认为自此之后应当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征讨了。”

    “自然,天下已定,也只剩下小打小闹了,至于刘黑闼,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是守将们无能的缘故,懋功去了,想必足能稳住局势。什么掌国之征讨,不过是虚言而已。要不是的话,怎么不在正需要打的时候给了我,现在不需要打了,才想起这茬?”李世民表面说的毫无波澜,心里却在思索,父亲到底是信他还是不信他,大哥到底是否还当他是兄弟?他最想要肯定的答案,可是他不敢去问也不敢去猜,怕结果让自己失望。

    房玄龄和李世民商议后一起决定,把王世充原先在北邙山脚下的一处宫殿暂时作为天策府,并择定了吉日大家一起去洛阳庆贺。此外,为了打消李渊的疑虑,他们议定,特任命宇文士及为天策府司马,从第三品。

    而前段时间内,房玄龄也从未停止过为李世民搜罗人才,有名有才的均亲往拜见邀请,包括一些在世隐居大儒,有时也恰巧遇到东宫的人甚至李建成本人,不免也颇费了一番工夫,既要达到目的又要瞒着东宫耳目,委实绞尽脑汁。

    如今,开设文学馆的圣旨一下,房玄龄早已胸有成竹,马上提请了十八位最优秀者为文学馆学士,李世民全无异议。但房玄龄又担忧道:“大王,陆德明、孔颖达两位老夫子乃当今文士之首,他们常年隐居在洛阳闭门不出,臣也向他们二位递去了帖子,也亲自去拜访过,可至今仍未有丝毫回音,只怕……”

    房玄龄是想说,李世民是不是要亲自前往一趟,谁知李世民说:“既然他们一直隐居洛阳,又不愿来长安,那这样,我们就都去洛阳,文学馆和天策府的庆宴二合一好了,也省了诸多麻烦。”

    房玄龄出来后,杜如晦、长孙无忌和薛收截住他,问他是否向李世民建议请李世民亲自去拜访陆德明、孔颖达二位。房玄龄摇摇头。

    薛收急道:“刘玄德三顾茅庐,他至少得一顾吧?我可听说太子可没少往这两位老夫子那儿跑!哎,我就知道你说不出来,我亲自找他说去!”

    “伯褒!”长孙无忌阻住了薛收,“算了,你还不知道,想让他去求人,除非你杀了他抬着棺材去!”薛收重重叹了一口气,只好作罢。

    “士及,听说世民他们要集体去洛阳摆庆宴?”李渊问宇文士及。

    “是,臣已经接到命令了,大概十日后就启程。”宇文士及回答道。

    “嗯,好。听说世民还给了你一个司马的职位,不错,还懂点儿规矩,有进步。你跟他们去了以后要多长几双眼睛,多看多听,把朕交给你的差事可得办好了。洛阳,可不是普通的地方!”

    “那,陛下,既然洛阳这么重要,那您干脆把秦王封别的地儿得了,干嘛自找麻烦呢!”

    “哎,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正因为洛阳不是普通的地方,才能与太子制衡。军务上他已不是一人独大,经了这么多事也该懂得收敛了,而且洛阳是他打下来的,把他封在洛阳顺理成章。再说,不是还有你吗,不怕他藏私,他也不敢,否则也不会这么公开重用你。你是谁的人,他难道不清楚?”李渊解释道,宇文士及连连称是,并表示一定会做好朝廷的眼睛。

    十多日后,众人齐聚洛阳北邙山下天策府。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罗士信、侯君集、刘弘基等众武将,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薛收、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褚亮、李玄道、李守素、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盖文达、苏勖、许敬宗已经定下的文学馆十六学士,以及高士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府中其他文士均悉数到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