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规劝义成公主与其心存执念,不如好好享受当下,安度余生。但义成公主拒绝了他的谏言,只说了一句“恭祝你心愿成真”后便睨睥而去。萧瑀假装不知。

    如今,裴寂提起萧瑀,李渊颇为满意,胸中大石立刻落了地。他认为,萧瑀定能不负所望,又是自己人办事又公正,他来审案定能服众,而他自也知道萧瑀的脾气,裴寂又说的在理,所以就准了裴寂所请。

    不过才一盏茶功夫,大理寺就带人飞奔到刘文静家中,奉圣旨把刘文静五花大绑压入狱中。当时刘文静正在家中与兄弟刘文起喝酒作乐,一起针砭时事。当大理寺的人赶到时,正是他兄弟二人互相辱骂朝廷官员之时,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把他兄弟二人一起逮捕入狱。

    这消息一传出,李世民大为震惊。虽然他连日来对刘文静有诸多不满,但终究好友一场,且又深知其为人,最多是嘴上发发牢骚但绝不会谋反。

    “这一定是诬告,但既然父亲已下旨彻查,想来也终会还他清白,何况萧瑀也绝不会假公济私。”李世民既作如此想便也心下稍安,只命孤神庆密切关注案件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他汇报。

    其实这个案子并不复杂,萧瑀接到案子后就全心全意地审起来,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查出了所有的情况,连原告——刘文静那位小妾什么时候入的府,什么时候失的宠,怎么诬告的以及日常言行如何,待人如何,性情如何,他人评价如何等,一个细节都没有错漏,而且证据确凿,无一丝可辩驳之处。最后,萧瑀认定,此案为诬告,擅自诬告当朝大臣,依律,判处那位小妾斩刑。

    “裴公,你还有何指教?若是没有那我们就封了案,明日早朝一起给陛下汇报。”萧瑀象征性地问了一下裴寂。自开审以来,裴寂就既不过问也不探查,完全一副旁观者的模样,萧瑀对此极为不满。

    裴寂陪笑道:“萧令公果然贤人,此案办得又快又没有错漏,我怎敢言指教二字?”

    既然裴寂并不反对,萧瑀就顺手把案子把封了,也写好了折子,只待明日早朝奏对。

    第二天,太极殿庄严威武,百官分坐两旁。朝拜之后,萧瑀起身站到正中禀报道:“禀陛下,刘文静谋反一案现已查清,实属原告诬陷,一应证词文书在此,请陛下御览。我大唐初定,竟有人居心叵测诬告当朝大臣,请陛下下诏重罚,以振朝纲。”说着,便有宦者下阶接过萧瑀手中的折子呈给李渊。

    “真的查清了?确认是被冤枉的?”李渊边说边打开折子问道。

    “禀陛下,确已查清,并无错漏,此案可以结了。”萧瑀从容答道。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岂料裴寂这时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此案还有可商酌之处。”

    “哦?怎么讲?”不止李渊,包括李世民、萧瑀在内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裴寂却浑然不顾,仍道:“臣以为,谋事莫过于密,最了解实情的自然是身边的人。此案原告与刘文静既非敌又非仇,恰恰是他身边最亲密的人。幸好她看不惯刘文静的行径,挺身大义灭亲,如果连这样我们都还不能信,甚至还要重罪,那日后真有人谋反,还有谁愿揭发?”

    裴寂此言一出,萧瑀马上骂了回去:“谁说非敌非仇,明明原告是因失宠携怨报复,如果这样的言论都信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原告是失宠没错,但你查过她是为什么失的宠了吗?”

    “为什么?这还有为什么?男女欢爱的事,怎么查!”

    “陛下,萧令公品行端直,这些隐秘自是不愿详查,有所疏漏在所难免。但臣想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故特地私下探查了一番,始知正是原告得知了刘文静的诸多隐秘才被刘文静所厌,继而失宠,但原告深念皇恩,不愿助纣为虐,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