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石老师对书欣说:“你娶上舒霞这样的媳妇,真是走了大运了。不能再挑舒霞的刺。——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呀!”

    “以前你是没见,他一点儿也不让我,”舒霞说。

    “咱们还是说写村志的事吧,”书欣说。

    石老师点了点头说:“石家的家谱对写村志有参考作用。石家早期的历史,也就是石柳村早期的历史。我去年暑假回老家寻根问祖,对石家最初开辟石柳村的情况了解了不少。”

    书欣说:“石老师你继续写你的家谱,舒霞就开始着手搜集资料。我再从大纲框架上做些考虑,我想我还得得到县市有关部门找些相关志书做参考。第一手资料搜集起来以后,短不了征求众人的意见。到时候,让村支书和村主任召集一次会议,研究研究材料的取舍和补缺。”

    舒霞接着书欣的话说:“我觉着提前让村支书和主任召集会议发动一下好,我也好理一理头绪。”石老师伸出大拇指赞舒霞,书欣脸上荡满了笑容。

    舒霞又问道:“我对写村志的事情一点也不懂,能不能给我说个大概。”

    书欣觉得舒霞问得对,于是简要地告诉她:“编志书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严肃的工作,村志虽然是一村之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承担的搜集资料的工作,是这项工作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又是恨重要的一部分。

    “我在你搜集之前,会给你编写一个提纲,你按照我编写的提纲,挨家逐户地有重点地进行搜集。你做好普查搜集就行了。普查搜集就是根据我编写的提纲,深入每家每户,把相关内容记载下来。这些相关内容是粗略的概况,详细的深入的内容后续按计划进行。”

    “嗯,你就不用说了,我一下子也听不懂,到时候,你叫我干甚我就干甚好了,”舒霞说。

    “石老师了解到了石家最初开辟石柳村的情况,我很想听一听,”书欣说。

    石老师于是饶有兴致地给他们说起石柳村初建时的情况。

    石柳村是清朝雍正年间开辟的。石氏原籍内地原县石家村。开辟石柳村的石氏先人是弟兄两个。老大石云龙,是当时的皇榜进士,任地方小吏,由于为人正直,为官不得志,加上当时走西口已形成热潮,就辞了官,带其胞弟石云虎来塞外开荒种地。

    他们刚来的时候,先在石家营种地,春来秋返。石家营是比石云龙弟兄两个早来一步而定居的石家人开辟的。弟兄两个因为种地种得好,就想在石家营周边寻找一块可开发的好地方。

    弟兄俩终于在距石家营东南二十里外,找到了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这块地方南有沙湾hb有宝通河,均为季节性河流,两河相距6里,中间有一片四季存水的长形大水塘。

    水塘附近是逐水草放牧的蒙民搭起的“毡包”,云龙c云虎弟兄俩来这里跟放牧的gz牧民认识后,就用自己的粮食换取他们的肉和皮毛,渐渐地与这里的gz牧民成了好朋友。

    弟兄俩看到这个地方土质好,不缺水,草木长得茂盛,是种庄稼的好地方,就向gz牧民提出了开垦种地的想法。gz牧民非常高兴,他们在这里有的是土地,就留下云龙c云虎种地,这样gz牧民兑换粮食就更方便了。

    弟兄俩先跟gz牧民交涉好,然后把妻子儿女搬来了定居。定居以后,渐渐地又有本家c亲属或者朋友相继来耕种并定居。柳家是石家来了之后最先来到的一族。

    塘东村和塘西村是建成石柳村之后建起的。塘东村比塘西村要建得早,塘西村土地多,但多是沙土地,因为地势高,没有洪水淤过。

    书欣觉着石老师说的这些内容非常新鲜,尽管很简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石柳村来历的这么详尽的说法。

    石老师津津有味地继续说道:“听七八十岁的老人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