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篇第六十课诗篇之四题示:读诗篇九十篇至一一九篇,并注意一○六篇末之结语,那是第四组和第五组之分界线。「爱能忍耐,爱能饶恕……但爱与不可爱之对象却是不相容的……因此他与你的罪是对立的,因为罪是不可爱的,也是不能更改的;但他与你却不是对立,因为你是可以改造,可以重建的。」察赫理(trahee)咒诅诗整本诗篇内,我们不时发现有些诗对仇敌或恶人的咒诅是相当凌厉的;它们就像隐伏在玫瑰丛内的尖刺,叫人好生难受,这些诗就称作咒诅诗。它们确曾叫不少人疑惑丛生,他们本已相信圣经确是圣灵的启示,但读上这些诗篇就好像信心受到考验,怀疑圣经到底是不是真的全为神的话语。这一类诗就是:三十五、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九、八十三、一○九、一三七等。性质类似的有五10,六10,二十八4,三十一17、18,四十14、15,四十一10,五十五9、15,七十2、3,七十一13,七十九6、12,一二九5~8,一四○9、10,一四一10,一四九7~9。我们要怎样看这一类诗?首先,我们毫不犹疑地说,这些诗一点都不应引起我们的疑惑;有些人会认为我们这种态度是轻率的,我们倒不以为然。仔细考究一下,我们倒觉得那些人之所以产生疑惑,全是因为他们轻率而不肯深入研究,以至让他们的感情驾驶自己的理智和逻辑,才会产生那些似是而非之理由。我们且来分析一下他们的理由,再尝试解答它。一般来说,反对咒诅诗之理由有:(1)它们跟人性较高层面之感情不合,就如同情心等等。(2)与自然宗教之教导不合:神是降雨给好人,也给坏人,他对最坏的人不也一样施恩典给他们?(3)与新约之教导完全违背,它岂不叫我们要爱仇敌,为他们求福?(4)与诗人主张对神真诚的信心不合。不少人曾尝试解释这些咒诅诗,但按我们看,好些理论真是不提也罢。不过我们还是举些较典型的例子来看:有人以为英文圣经译的咒诅诗,没有把希伯来文之将来时式译出来。在诗篇中的咒诅语大都是以将来时式(imperfecttense)表示的,亦即是说,诗人只说明他们将来之结局,而不表示诗人的希望或祷告。这个理论十分牵强,因为不少咒诅语不是用将来时式写,而是用命令式(imperative)的,就像五十五章九节——「主啊,求你吞灭他们,变乱他们的舌头」(若直译上二动词,就是「吞灭他们,变乱他们的舌头」。中译者多把对神而发之命令或动词,译为恳求式,以示尊敬)。再说,诗篇一三七篇九节又怎样解释?「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别方面不用说了,单就上列的两节经文,这理论就难圆其说。另一理论则说这一类咒诅诗只适合以前的世代,现在是新约恩典时代,就不应再如此写。这理论只是把困难减少了,但问题仍没有解决或满意地解释。因为基本上说,某一言论若在某一时间内不是至善的,那么在其他时间内也不会是至善的。再说,神在旧约时代不也是强调他子民要爱人?不单是孤儿寡妇,也要爱陌生人、埃及人,和外邦的奴隶。还有,咒诅诗的原则在新约也有出现呢!看看保罗的说话:「铜匠亚力山大多多的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提后四14),他在加拉太书一章八至九节的说话,就更加严厉了。也有人说,咒诅诗之说话只是针对仇敌今生的报复,并不伤害他来世之灵魂者。不错,的确如此:但原则没有改变,不管其咒诅是针对今生或来世,咒诅仍然是咒诅,若然其态度是错的,无论它的对象或范围是怎样,它仍然是错的:咒诅诗的困难就在这里。那么除了这些解释外,咒诅诗就没有更好的解释了吗?不,我以为不是;有一些地方前人是忽略了,我们先把它提出来:首先,在释经学上一个很普遍的原则乃是:在解释任何经难前,先得注意在难题前的上文,亦即是说那些地方常是解释跟着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