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
原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说明:
a:飧(sun)泄——病症名,本病是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此名取自《内经》:春伤于风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伤风冒风之证;今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上述是百度资料,可见其最终解释的来源依然来自《内经》。
b:瞋胀——病症名。资讯:凡寒浊瞋胀日久不化,必生阴邪有形之物,凡用之药必是辛温扶阳化气之剂。大凡社会发展总是阴邪之病太多。为医之道不可不审之。
c:后边的,阐述了气候的形成原因。
3c本篇的重点段落来了。
原文: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个人认为自己完整地去看一遍,比看白话翻译要好。先发原文,原文说得挺详细。
5c继续重点,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的分类描述。从本篇开始,就有很强的逻辑归纳了。五方,五行,五味,五脏,五音,五声全部对应来看。
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