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竹棍覆盖,再用麻绳绑紧,上覆草帘防晒保温。)结构组成。四周外墙,都有镶嵌在木框中的竹席草帘遮挡,也可以随时取下来,确保冬暖夏凉。

    这可是我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座有规定形制的大型建筑设施。我猜想,在建设之前,已经对台基c层级c梁柱c方位等等都进行了规范。这可是规制建筑的重要标志,可惜没能留存到后世。

    “柯儿,怎么原地站着不动啊?难道对我们的大堂有什么想法。”泰叔不解的问道。

    “洪爷爷,泰叔,这是柯儿所看到的第一座有建设规制的建筑物,实在是太了不起啦。”

    “呵呵,柯儿不愧是后起英才,把老朽倾其一生,探寻的建筑规制,一眼就看出来了。老朽始终认为,这上层建筑应该是四平八稳,整体布局要庄重得体,建筑式样则统一于周至(环境)。”

    原来中国东方正统的厅堂式建筑,从此,就有了基本的规制和原则。

    “柯儿快看,这就是金器宝刀。”说着,泰叔就把收藏的宝刀,递给了我。

    一把桐油色的铜制宝刀展现在眼前,刀身上还有交叉道的花纹,刀柄则是硬木制成,并用细牛筋密实缠绕了一层,防止手握时打滑。

    拿着沉甸甸的宝刀,现下已经进入到青铜时代了吗?史书上可没有记载啊?但是,看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比这宝刀可是复杂精美多了。那也是据后世五千年了。现下制造出宝刀也不足为奇,再说了《山海经》里,对上古时期,古人制造c使用金器的记载就更丰富了。

    我们北山之地已经发现了铜矿,什么时候能够找到铅锡矿就好了,因为,纯铜的器物过于柔软,不适合做武器。但是,制造生活器物当没有问题。

    我依依不舍的把宝刀还给了泰叔。

    “柯儿,你再看看我们这大堂还有什么不妥之处,不要有顾虑,老朽十分看重柯儿的智慧才能。”

    “柯儿问一句不该问的话,不知这样的建筑,可曾遭遇过天火雷击?”

    “柯儿所言极是,你看这新上的竹瓦,就是去年雷电闪击后,才重建的,难道天神也妒忌我们的建筑吗?可是东山上的泰逢仙翁,也就是那个老白毛,他的房舍也遭过雷电闪击,那个老家伙从此立志,要潜心风雨之策。”

    “柯儿,在国都,我们采用了一种片石覆顶,可以防范这雷电闪击,等柯儿回到南都,即刻修书一封,请莽叔船运一批片石过来,覆盖屋顶。”

    “柯儿所言之片石,是不是一片片的山石?老朽在这济山脚下也曾见过,这种石片,用大石一击,就能取下来。泰儿可叫军壮们,立刻前去采石,再沿着伊水,乘筏运到上舍的龙门,再翻运过来,岂不是很便捷。”

    “那,柯儿就带着善战军的一个营前去采石,这大河汇合口的约定,就请泰叔安排他人前往迎候,柯儿再修书一封,说明情形,岂不更好,洪爷爷您看呢?”

    “依老朽看可行,不然,雷雨季节又要到了,这殿堂不安稳,可是部族的头等大事。”

    “那好吧,伊泰这就安排。鱼头带你的一营善战军,带上采石的工具和作战的器物,备足物食和衣物,牵着配给军营的骑驿,明天一早就出发。不过,请问洪叔,这路途,几日可达啊?”

    “如果紧赶不歇,当夜即可到达,沿途如果有更近的片石采集地,那就更好。”爷爷手捋长髯,思索着说道

    “爷爷提醒的很紧要。这片石是山体运动造成了,不应该只是一处地方有。”我回想着后世的经验说道。

    大家想啊,这片石叠压形成的山岩,是寂静的水面,沉积的泥沙,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经过数百万年逐步形成的,后世的地质学家把它定名为‘页岩’,就像一片片的书页,怎么可能只有一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