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的劝道:“皇上,臣以为此时万万不可向周求和。一旦我大唐向周称臣,他们便会更加肆无忌惮,会更加凌辱我大唐子民还有皇上,再说还不知道他们会开出什么条件呢,要是我大唐向周称臣势必会让我们割舍城池给他们啊!我大唐退一尺,他们就会进一仗,我们若舍弃一块肉,他们便会要我们一条胳膊,到时候大唐可真的就完了!臣请力战!求和不如战和,皇上一旦投降,我大唐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兵部尚书韩熙载倒是一片忠心,他曾受先帝厚恩,对元宗皇帝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也曾为南唐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一次向元宗皇帝进言,无疑是拼死力谏。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不同意向周求和,主张力战,便纷纷附议,都支持韩尚书的意见。
元宗皇帝拍案而起,龙颜大怒道:“你们以为是朕想向周求和吗?大唐之所以有今日之繁华都是靠祖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而朕又是一国之君,肩负着一国的兴衰c荣辱,朕又岂会轻言放弃!可是如今周国大军已兵临城下,朕若还是一意孤行,生灵涂炭不说,满朝上下一个也逃不了!到时候,周军势必会采取非常手段,对我大唐进行强攻!到那时候不仅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甚至还会国破家亡,现在向周称臣,最起码只是割地c进贡而已,只要我大唐还能继续将国祚传承下去,等到以后敌国衰弱之时,我们再行用兵,将其一举歼灭!我们也可趁此休养生息,但是现在唯有向周妥协才是上上之策!现在尔等主张力战!拿什么去战?我大唐和周国打了长达三年的仗,我大唐捡到便宜了吗?何况这次是周国皇帝柴荣御驾亲征,将士们士气十足,更不要说柴荣手下还有赵匡胤那样骁勇善战的将领,据说他的武艺超群,领兵有方,试问我大唐有哪位将军是他的对手?跟周国打了这么些年仗,我大唐哪一次不是吃败仗,难道还有必要再打下去吗?尔等可曾认真反省过?如今我大唐国库空虚,再也拿不出钱来打仗了!这次,大周皇帝柴荣御驾亲征,看架势势必要一举歼灭我大唐,难道真要等到别人攻到金陵来,再向人家开城投降吗?韩爱卿,你主张力战,那你可否给朕推荐一员可堪此重任的大将?!”
元宗皇帝对殿下大臣的这番话,无疑是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如今的南唐大难在即,李璟没有必要愚弄大臣,对他们所说的话,句句都是些大实话。大臣们此时方知皇帝用心良苦,再说皇帝所说的话句句在理,当前就南唐的形势不利于跟周军再继续交战,求和是唯一的策略,也是上上之策。元宗皇帝的这番话,把殿下的这帮大臣们问的是哑口无言,很多忠臣只怪自己才疏学浅无法为元宗皇帝分忧而感到苦恼。兵部尚书韩熙载面对皇帝的质问,他也被骂的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兵部有一位可堪重任的大将。对于元宗皇帝李璟的质问,他却无言以对,只好惭愧地退回到队列中。
坐在龙椅上的元宗皇帝无可奈何地叹道:“这事朕就交给宋爱卿去办!速速拟定求和诏书,朕不愿再生灵涂炭了,而且我大唐将士已经精疲力尽,何况朕已经拿不出多余的钱粮供前线打仗了,宋爱卿你就作为求和使臣去跟大周皇帝谈判吧!”
宋大人也无可奈何的应承下来,道:“臣领旨,老臣一定不负众望,既求和也不有损大唐的利益。”
元宗皇帝口中的宋爱卿正是宋齐丘。他是庐陵人,有理政之才,官至右仆射c平章事。平时很得李璟信任,很多军国大事都交给他来办,这次求和使臣的使命也顺理成章的落在了他的头上,元宗皇帝相信他,一定能够完成此任务。大臣们虽然极力反对向周求和,但是一时间又没有比求和更好的办法,如今的南唐已是千疮百孔,要是再打,无疑是自取灭亡。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好同意求和这一策略,而宋齐丘又是使臣的不二人选。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