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的外部机会损害大过自己的
损失。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为了夺取荆州,仍然可能铤而走险。因为脸皮
与地皮相比,地皮显然更为重要。所以,仅仅这一步是无法完全阻止孙权按
计行事的。更为关键的下一步,则在于刘备通过乔国老把信息传递给吴国太。
她是所有能够影响孙权决策的人当中,最关心孙权妹妹名誉与终生幸福的人.
因而也是最有可能使孙权无法实施明谋的威胁因素。所以等到甘露寺相亲她
拍板定下孙刘两家的婚事以后,孙权已经没有任何牌可出.只好乖乖地认输
了事。
偷梁换柱来还价
战国时,寨王准备发兵攻打周国,秦国臣民都不赞同。于是应侯范雎对
秦昭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公孙弗忌,认为他的邻居老弱可欺,便决
定把他的财产弄过来。这一天,他把狐朋狗友全部召集到一起,怂恿他们去
偷盗邻居的东西。可是同伙却因为害怕而不愿意去干。第二天,他又把他们
叫来.出主意说,不妨去威胁邻居.让他把东西jiāo出来,但是同伙中仍然有
1210
分蛋糕博奔:革命就是讨价还价
半数反对。最后,公孙弗忌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提出与邻居去喝酒应酬,
在酒席上骗走他的财物。他的同伙一听这个建议,都兴高采烈地予以赞同。
讲完这个故事.应侯对秦昭王说:“公孙弗忌提出的三种方式,同样是用
不道德的手段来谋夺财物,可是他的同伙却有同意不同意之分。为什么呢’
无非是害怕偷盗和胁迫的名声太坏而已。现在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并段有
坏到像桀纣那样的地步,秦国却准备毫无理由地去攻打他,会是什么名声呢9
所以国内的臣民都不愿意啊。”
对于本质毫无差别的几种行为,只是因为方式的不同.得到的反应就不
同。这个故事的启示就在于,如果在谈判中无法用强硬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
的,完全可以改用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把注意力吸引到方式的转换上,从
而策略xìng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十六计》第25计名为“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白
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所谓梁是房屋建筑中的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
件.在未结构屋架中.通常按前后方向架放在柱子上。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
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来支撑横粱。粱和柱在房屋建筑中.就像所有事物的
关键与精华部件一样,起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如果在博
奔中运用某种策略,暗中更换对方所追求的利益的关键部分,就可以巧妙地
改变事物的xìng质和内部结构,使自己轻而易举地得到对方本来会锱铢必较的
关键利益。
美国著名的冲突管理专家、贝勒大学教授弗雷德-查特曾经代表一家公
司与工会进行谈判。在谈判中.查特教授得知该公司总裁在与工会领袖谈话
时发表了不当言论。对方勃然大怒,严正提出总裁应公开道歉。同时,总裁
也觉察到自己失言.准备公开道散。
针对这一情况.查特对工会领袖说:“我了解公开道歉对于双方的重要xìng,
一定尽力去帮助你们争取,但我不能给你们什么保证。不过,如果你们希望
我去争取这件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