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从总体上对道教教义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
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和德
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为它的基本信仰,因此,道就是它的教义思想的核心。在道教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宗派,如:五斗米道、太平道、全真道、正一道和净明道等,各派经文或有差异,科仪方术各有侧重,但是信仰道,以道作为教义的核心却是共同的。
道教的"道",是秦汉道家的"道"的沿用和继承。从先秦《老子》提出"道"直到东汉末年,道家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东汉延熹年间(158~166)边韶《老子碑》称,"世之好道者","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斗星,随日九度,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①其时,老子和"道"已被神化,朝野都有奉祀老子的。东汉末年的农民运动,吸收了道家思想及其神秘主义部分,将"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作为其宇宙观的基础。《太平经》称"道"是"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②《老子想尔注》将作为"天地根"的"玄牝"作为长生不死的方术的理论基础,称"生,道之别体也","道教人结精成神"。《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都以道家的小国寡民、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社会观的出发点。《老子想尔注》还将"道"和神联系起来,称道散形为气,聚形则为太上老君。③于是,"道"就确立了它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德"也是先秦道家的重要概念。《老子》第五十一章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一般认为,"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太平经》一脉相承地认为"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yīn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并且,以"德"和"刑"相对立,称"德者与生气同力"而"刑与杀气同力";"德常与兴同处"而"刑与衰死气同处"。同时,《太平经》在社会观中将德"主养"的观念推衍为帝王之治,以德治为有助于帝王之治十法的第四法。④《老子想尔注》则主张道德一体,认为"常德"就是"道德常在","玄德"就是天德,一直按道行事。⑤《庄子天地》篇称"至德者"要"存形穷生,立德明道",因此,后世的道教徒也就以"明道立德"作为自己信仰的最基本的内容。
从东汉到隋唐五代,以"道"和"德"为核心的教义思想的结构渐趋完整。唐代道士吴筠《玄纲论》认为"天地、人物、仙灵、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⑥其中已经包含了将对宇宙、社会的认识区分为四个部分的思想,并且指出了它们是由"道"和"德"生成的。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纂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总结了前代六十余家的诠疏笺注,认为:
"《道德经》者乃天地之至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神道焉,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宜遵之焉。"⑦,杜光庭还分析了以"道"贯穿于天、人、神等二十八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认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框架至此大致完成。
教义结构的四个要素--天道、地道、人道和鬼道
天道"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自命代天,也垄断着祭天的权利。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一,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间,祭天的传统宗教并未消失。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抬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