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尊重和器重的。但是,由于自己优秀就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来越听不进别人意见、越来越不尊重领导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却是职场的大忌。
而有些人,当感觉自己优秀之后,往往不仅个xìng上过于自大,而且私yù开始膨胀。这样走下去,最终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并非个别,通过这些年做培训的体会,我深深体会到: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一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理念呢?
优秀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对自己优秀的崇拜。
一味崇拜自己的优秀,不仅无法卓越,而且最终还会葬送自己的优秀!
当自己优秀之后,就很容易自我陶醉,甚至会这样想:
“我真是太棒了。”
“我真是太了不了。”
“这么难的事,谁都办不到,就我能办到,单位里怎么能离开我!”
……
当我们这样想时,就是对自己的优秀进行膜拜了。而这种膜拜一产生,就是滑向落后、走向失败的开始!
固守今天的优秀,必会导致明天的落后。只有将优秀“空杯”,才能轻装前进,吸取更多能量,迎来更大飞跃。
“倒空”你的优秀,你才可以更加优秀!
不要成了“功臣”就不受约束
在做管理培训的时候,我发现单位老总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下属,一旦被提拔、重用,就变得很自我,不受约束,甚至处处要和自己逆着来、对着干。
自己花了很大精心培养出来的干将,一旦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就开始“牛”,处处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且产生这样的心理:反正你离不开我,就算我不听你的,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这些人,往往有一种“功臣情结”。以为自己给单位做过很大贡献,老总应该长久器重我,其他人都要处处尊重我甚至让着我。
有这样的心理是十分可怕的。从小处讲,会导致领导不满,从大处讲,会损害与单位其他人的关系,dú害单位的文化,最后的结局,往往就只能被单位当成前进中的障碍排除在外。
即使是“功臣”,也不能不可一世的心理,而要懂得谦逊。
1952年,陈赓代彭德怀主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工作。
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不少志愿军伤残人员都到哈尔滨进行休养。绝大多数军人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发生。
有一天,在一个汽车站,乘客正排队上车,突然拥过来十几名伤残军人,他们争着往前挤。
有几个老百姓看不惯,说了他们几句。这些年轻士兵火了,大声嚷叫起来:
“老子在前方流血牺牲,现在身残归来,还不该享受优待?”
有几个转业军人也看不惯他们这种态度,就批评了他们。这一来,这些伤残军人不仅更生气,而且更张狂了,他们叫喊着:
“除了志愿军司令员,谁也别来管老子!”
当时正好陈赓路过那里,看到这一幕,他忍不住大喝一声:
“我就是志愿军司令员陈赓,今天,我就管管你们!”
那十几个人一看,站在自己前面的,可不就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吗?于是赶紧立正,向他敬礼,连手都不敢放下来。
陈赓对群众道歉说:
“战士无礼,干部有责,这是我陈赓教育不严。我向大家道歉!”
接着,他将十几个年轻的伤残军人狠狠批评了一通。
之后,他要了一部车子,派人带他们游览斯大林公园和太阳岛,又将他们送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