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以照命令从濉溪口打下去。”

    他当然不是忽然想起了蒋介石给黄埔军校的题词,和黄维学兄“亲爱忠诚”起来,而是他一贯以来对蒋介石的“忠诚”。

    接着,他提出了一个“打下去”的战术:“今天晚上调整部署,明天起第2兵团担任攻击,13兵团、16兵团在东、西、北三面掩护。”

    其余几个又将蒋介石的信重读了一遍,也都感到措辞严厉,不能不照令执行,以期迅速解黄维之围。

    于是杜聿明决定服从命令,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即攻,不能攻即守,要旨是不让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把队伍冲乱。

    下午,蒋介石又给杜聿明发来电报:“弟南下15万之众,皆集在大吴集周围地区,此最不利。”

    他命令杜聿明:“应即分路前进,向敌出击。否则臃肿滞延又将坐待毙矣。如yù占领永城牵制敌主力,可派一有力部队进占,切不可全部进取。”

    他说:“据报:马庄敌之先头今晚必可先我占领永城,则我又落后一著。此时应决心速觅敌之主力而歼灭之为唯一急务。”

    杜聿明只好答应“打”,回电说:“今日已正式向来敌攻击,尔后决遵钧论行动。”

    他当晚调整了部署:

    28、黄维最后的援兵(2)

    一、指挥部第2兵团司令部在曲兴集,该兵团应在陈庄、孙厂、前王楼、刘集、鲁楼间地区占领阵地,明日攻击前进。右翼与16兵团、左翼与13兵团连接。

    二、13兵团司令部在李石林,右翼连接第2兵团在孙瓦房、后刘岗、王楼间地区占领掩护阵地,掩护军之左侧背,左翼与16兵团连接。

    三、16兵团司令部在王白楼,部队右翼连接13兵团在赵破楼,僖山集、义村、庄楼间地区占领掩护阵地掩护军之右侧背,左与第2兵团连接。

    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改变了向淮河附近撤退的决定而向华东野战军攻击之后,当天午后杜聿明到达曲兴集。

    随后,他电复蒋介石说:“昨日因各部队零乱,停止整顿一晚,本日各部正在前进,到孟集附近时,奉到钧座手谕,当即遵照改变部署(如上),明日经青龙集东西地区向濉溪口之匪攻击前进。指挥部本晚在曲兴集”;并请蒋介石空投粮弹。

    晚上,他接到了蒋介石国防部的正式命令:

    (一)据空军侦察,濉溪口、马庄一带西窜之匪军不足四万,经我空军轰zhà,伤亡惨重。

    (二)贵部应迅速决心于两三日内解决濉溪口、马庄一带之匪,此为对匪各个击破之唯一良机。如再迟延,则各方面之匪必又麇集于贵部周围,又处于被动矣,此机万不可失。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

    空军也算是白耗了蒋介石的粮食了,说粟裕的“匪军”经他们轰zhà,“伤亡惨重”张口就来。 杜聿明后来回忆说:“以后谍报,当日zhà的是正在赶集的老百姓。”

    对杜聿明而言,还有一个伤心处:“迂回避战”。

    “向永城前进”本来是商定好的计划,现在竟成了罪不容诛的“迂回避战”。给蒋介石当差,也的确为难。

    杜聿明尚且有如此“礼遇”,无怪乎杂牌将领们大多忍无可忍,四处通电起义、投诚,自找“留爷处”去了。

    杜聿明委屈归委屈,仗还得打。

    12月4日,他下令邱清泉兵团全力向濉溪口进攻,李弥、孙元良两兵团则坚守阵地,掩护邱清泉的侧翼。

    粟裕当然不会让黄维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口里”再溜出来。他的办法很简单:让杜聿明变成又一个黄维。

    他觉察到杜聿明正集中全力向东南推进,以求与黄维会师的企图后,果断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