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乘其立足未稳阵脚混乱,向“各兵团各纵首长”下令:
“坚决截堵其向西南突窜道路,压迫其向北、向西北,并先集中主力楔入其纵深,割歼其后尾一部,尔后再分批逐次各个歼灭之。”
也就是说,他要求华东野战军部队在南面实行阻击拦截,在东、西、北三面实施猛烈突击。
他的具体部署是:
一、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1纵、4纵、9纵、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两个旅,由北向南猛烈攻击;
二、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副政治委员吉洛(姬鹏飞)指挥2、8、11纵队,由西南向东北实施攻击;
三、10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指挥3、10和鲁中南纵队,由东南向西北攻击,布置纵深阻击阵地,坚决拦阻杜聿明南下。
粟裕还亲自给韦国清打电话:“一定要守住南线,不管敌人来多少,一定要阻住。这对全歼杜(聿明)、黄(维)集团极为重要。”
他甚至打算将自己的指挥部“搬家”,靠前指挥,说“本部拟于明(支【4日】)晚进至濉溪口附近指挥”。
这里是蒋介石严令杜聿明前进的方向,也是他的国防部所说“濉溪口、马庄一带西窜之匪军不足四万”的地方。
28、黄维最后的援兵(3)
韦国清接到粟裕电话后,深感责任重大。他指令部队:兵力部署要形成重点,加大纵深;构筑完整防御体系,加强反坦克设施;火pào集中于主要方向;抓住时机反击。随后,他又下令组织第二道防线。
因为2纵所在的郭楼距杜聿明的指挥部仅4华里,是杜聿明与黄维会师“握手”的要冲,粟裕非常关注此地的得失。他于12月12日上午再度给韦国清打电话,叮嘱说:“一定要与敌人寸土必争,一定要守住阵地,不准后退一步。”
对杜聿明而言,这叫四面楚歌。
蒋介石遥居千里之外的南京,不知杜聿明现在有多苦,总嫌他进展太慢,甚至怀疑他解救黄维“不上心”,不断来电催促。
杜聿明一日四电,再三解释:“职遵照钧座决策,采取积极攻势,决无避战迂回之意。”
他表示自己正在“向东南做楔形突击,以与黄维会师”,请蒋介石督饬南线的李延年兵团向北采取积极行动,“并饬黄维不断转取工事”。
他也向蒋介石请求空投粮弹。
蒋介石担心他即便得到了空投补给,也不是迅速南下解黄维之围,因此回电:“粮弹无法空投”,“应勇敢迅速突破当面之匪南下,与黄(维)兵团会师,勿延为要。”
他企图以此逼迫杜聿明拼尽全力向南突进,尽快与黄维兵团会师。
也就在这一天,粟裕的包围圈锁紧,杜聿明在陈官庄地区被四面合围,成为了瓮中之鳖,与黄维会师的打算彻底落空了,战斗中还损兵折将近两万人。
现在,他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尽管蒋介石12月11日还在要求他“迅速督率各兵团攻击前进,以解黄兵团之围”,刘峙也飞临陈官庄上空亲自传达“圣旨”:“委员长命令:请你赶快指挥邱、李两兵团攻击前进,以解黄兵团之围。”但“撼山易,撼华东野战军难”,他再也寸步难移,无能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