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跟武少监签订的契约到底能有多大的实际效力,李琅看得很淡。

    签订第一份白酒契约,李琅是为了免被咸宜公主发难,可武少监办到了吗?问题最终还不是他自己在付出得罪众多权贵的代价后自行解决的。如今签订第二份炒菜契约,李琅想要的是,在唐契和亲破裂后继续执掌松漠营,还有不愿去最前线当炮灰可这些,武良臣多半不会给他办或不容易办。

    李琅自己面临的问题,终究还得靠他自己去解决。如果武氏在适当时候帮他一把当然最好,不帮他也不计较。

    尽管武氏对他的前途很难产生积极影响,李琅却依旧不拒绝跟武少监合作,是因为武氏在政治上很安全,又具有很高的门望,他在官言商赚取分红没有太大隐患。

    赚钱,不就是讲究赚放心钱嘛。

    随后两天,李琅没有到别的地方去,他花了不少时间呆在厨房,教武少监和醉仙居的私家大厨们炒菜。

    其实根本谈不上教,李琅只能发明炒锅,以及捅破快速翻炒这层窗户纸,然后凭着记忆列出大串佳肴和不少在大唐一时还没有,需要寻找替代物的调味品,其他的都交给大厨们相互摸索,自我发挥,李琅只是品论。

    两天后,庆功宴按时举行,城外的宴会设在松漠营驻地柳树湖,城内的宴会分别设立在两个地方。

    河东节度使田仁琬c太原尹王廉,军使武良臣,采访使席建侯,节度副使韩休琳,太原府两位少尹,两位北京副留守,河东诸军一小部分正在太原办事的留守将官,一些跟突厥作战多年的老将军们,李唐的太原元从,太原王氏和武氏的门阀宿老,以及太原和晋阳两大京县的主官等人在节度使衙门的园林里宴请骨咄禄婆匐可敦c勃德支等归降的突厥王庭贵族。

    部分节度使府属官,太原府佐官,太原和晋阳两大京县佐官则在西城醉仙居,李琅也被安排在这里。

    醉仙居靠近太原府衙和晋阳县衙,无论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宽广的占地面积,甚或取自汾酒神话传说中的“醉仙居”店名,都彰显其背景不凡,财力雄厚。

    醉仙居共有三层,鸱吻飞扬,堪称典型的唐代建筑。从外面看去,颇似后世的滕王阁。一楼主厅由几十根大柱支撑起磅礴的大木柞结构,斗拱硕大,两边的偏厅左右对称,主厅和偏厅共有五个大楼梯通往二楼,格局严整恢宏。

    今天,三个楼层檐下悬挂的数百个大红灯笼全部在白天点亮,璀璨明亮,地上铺满红色的地毯,十分喜庆,厅中的食案和坐榻错落有致,在伙计的热情接待下,络绎不绝的宾客陆续入楼,熟悉的人聚坐在一起,相互寒暄。

    宴会现场几乎没有人跟李琅寒暄。

    在节度使府的片面宣导下,不要说坊市间的百姓,就是在座的太原诸衙佐官们都基本不知道是李琅领率松漠营俘获突厥王庭。何况他是河东官场的新人,现场除了蔡方卿,也没人认识他,一般人只是看他太过年轻以前没有见过,好奇地点头,打打可有可无的礼节性招呼。

    主持醉仙居宴会的是节度使府掌书记蔡方卿,等宾客基本到齐后,蔡方卿起身作了宴会致辞。致辞通篇都在颂扬田仁琬命大同军俘获突厥王庭之功,没有只字片言提及李琅和松漠营。

    对此,尽管李琅早已从祝胄那里得知了内情,但被剥夺感依然很强烈。

    可李琅不能站出来表功,他的封赏掌握在节度使府手中,揭露田仁琬包揽他的军功非但没有实效,反而会公然得罪田仁琬。

    蔡方卿致辞后,抬眼朝李琅这边望了望,见李琅没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心里微微放松,暗忖李琅还是挺识趣的一个人

    接下来,醉仙居开始上酒。酒类是蒸馏后的杏花村c竹叶青等汾酒,清冽香醇,香飘大厅。宾客们多来自衣冠阶层,交际广泛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