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修炼得有些年头了,这ròu肯定是又老又硬了啊。

    巧的是,笔者正住在一个有白鹭栖息的海岛上,白鹭属于鹤形目,这漂亮的水鸟有着细长的腿和洁白的羽毛,它们生活在湿地,啄浅水里的鱼虾吃,往往群居在树上,主要分布在南方。在古代,白鹭的羽毛常被人拿来装饰服饰,而现在,白鹭已经濒临灭绝,猎白鹭、偷鸟蛋的行为已被禁止。《诗经》说“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这古老而优雅的禽类,人类实在亏欠它太多,明明已经杀了它这么多同僚,却不能原谅它偷盗十匹绢。

    安开者,安城之俗巫也,善于幻术。每至祠神时,击鼓宰三牲,积薪然火盛炽,束带入火中,章纸烧尽,而开形体衣服犹如初。时王凝之为江州,伺王当行,阳为王刷头,簪荷叶以为帽,与王着。当是亦不觉帽之有异,到坐之后,荷叶乃见,举坐惊骇,王不知。

    安开,一位擅长幻术的巫师。人们见过他在火中踏舞的模样,当祭祀的鼓声响起,牛羊血洒祭坛,熊熊火焰照亮众人严峻的脸庞,他便整肃华丽的祭服,赤足踏上灼热的炭火,手中表神明的疏文已被火苗舔舐成片片黑灰,他却从容自得,连衣角都完好如初。

    安开喜欢与人开玩笑,他为朋友王凝之送行,假装给他梳头,却在他头上chā了片荷叶,变成个帽子给他戴。王凝之浑然不知,当他坐到宾客中间时,突然荷叶现出了原形,把宾客们吓了一大跳!

    六朝乃至唐宋的志怪里,有许多关于幻术的故事,比起至今一直有传承的符和术数,幻术显得更为神秘。《颜氏家训?归心》里说:“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后世依旧有很多以表演幻术为生的人。前几年武侠电影《剑雨》里展示的神仙索,就是一种已经失传的著名幻术,《聊斋志异》的《偷桃》中记载过这种戏法,着实令人目瞪口呆:卖艺人将绳子往空中一抛,仿佛天上有人接住一般,慢慢地一团绳子都被拉了上去,接着一个小儿顺着绳子攀上云霄,突然绳子坠地,天上又陆续抛下小儿血淋淋的头颅、四肢,卖艺人哭着将小儿残尸收进箱子,当观众们都被吓得面无人色,又同情地掏出钱财之后,卖艺人打开箱子,小儿又完好地跳出行礼,实在是惊心动魄。据说印度至今还有人懂得神仙索的奥妙,而研究专家认为,耍戏人使用的是特殊的绳索,另有一条不易被发现的横绳绑在高空中,落下的则是猴子的假肢。

    那么安开的幻术,大概也是一种魔术,也可能是集体催眠,可能还会涉及古老的生物巫蛊学和心理学。至于上刀山、入火海、下油锅,就要另当别论了,这是一种带着宗教色彩的幻术,至今在庙会上还能见到乩童进行这项表演,但深入研究后其实并不神秘,“上刀山”靠的是百般练习下脚的快准稳,“入火海”则在于事前的腿部降温和使用特殊的炭,“下油锅”用的油沸点也比一般油来得低。至于请神上身而刀qiāng不入的技艺,在清朝的悲剧团体义和团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风靡全国的时候家家都练“神打”,超越物理和化学的解释,这门绝技似乎使用的是传统武学里的硬气功并结合了道门的符,但普及之后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缺乏天赋和相应身心条件的愚民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期待有志的魔术师们从古代的幻术中取材,将更多有中国古典特色的魔术搬上舞台,让更多人再次感受那如梦似幻的气氛。

    孙权病,巫启云:“有鬼着绢巾,似是故将相,呵叱初不顾,径进入宫。”其夜,权见鲁肃来,衣巾悉如其言。

    鲁肃,《吴书》曰:“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shè,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shè猎,yīn相部勒,讲武习兵。”他为人豪爽,指相赠识周瑜,与之jiāo好后,又一同投靠孙权,“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