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里,老鼠可是讨人厌的坏家伙,不但偷吃东西,还会传播细菌。可是基于它超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人们实在很难摆脱这些小家伙的困扰。这些常客虽然带来了麻烦,但也增添了生气,以善为本的中国人,对老鼠也有网开一面的时候。民间传说嘴巴尖长的钱鼠会叼钱进屋,所以不会对其进行扑杀。不过,实际上它只是长得和老鼠很像的臭。再看取材自经典民间故事的1988年中国老动画片《老鼠嫁女》,实际上,北方的老百姓真的有正月初三这天宽容地早早熄灯以免打扰老鼠娶亲队伍的习俗哦。
在国外,这种小家伙更是一次又一次被搬上银幕。1997年的美国片《捕鼠记》里的小老鼠成功地摆脱了两兄弟千方百计的圈套,机灵的模样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在动画片里,它们的出镜也是屡见不鲜,《猫和老鼠》《料理鼠王》《精灵鼠小弟》……撇开它们干的坏事,洗洗干净,其实老鼠也长得蛮可爱的哩!
安国李道豫,元嘉中其家狗卧于当路,豫蹴之,狗曰:“汝即死,何以蹋我!”未几豫死。
李道豫回家,看见他家狗挡路了,一脚踹过去,谁知这狗开口吐槽,“你都要死了,还踹我干吗?”没过多久,李道豫真的死了。
故事的主人公,遭遇了双重惊吓,一是狗说人话了,二是死亡预告。
至于这条狗,喂喂,是你家主人要死了,竟然说得这么淡定,想来李道豫平常对待家狗也不咋地吧。
狗偶尔口吐人言,在六朝志怪中也能见到。《述异记》中,有对兄弟坐在家里好好的,突然来了一条狗,蹲下来遍视二人而笑,遂摇头歌曰:“言我不能歌,听我歌梅花。今年故复可,奈汝明年何?”当然妖狗被杀了,然而第二年梅花开时,兄弟打架闹官司,到夏天他们都死了,狗预言成真。
那么,这些狗成精了吗?并不是。结合中国古老的天人感应说、宇宙全息论和气化论,古人认为,事物要发生变化,必定有预兆,会出现平常难以遇到的现象,所以,一有个风吹草动,古人就会紧张兮兮地起来算卦。当时运衰弱,身边的事物就会受气的影响展现出妖异的变化,根据志怪记载,可能是家里的宠物会说话,可能是某棵珍爱的牡丹突然枯死,也可能是在深夜的回廊上见到另一个自己……因此《礼记》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司天监这样的部门,专门搜集各种奇怪的现象,而这些官员是十分寂寞的,因为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天象信息,都是国家高度机密,都是天机,不得和非天文官员往来。
晋永嘉中,李谦素善琵琶。元嘉初,往广州,夜集坐倦,悉寝,惟谦独挥弹未辍,便闻窗外有唱佳声,每至契会,无不击节。谦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于突。”始悟是鬼。
1700年前的一个月夜,参加夜宴的客人们都睡下了,唯独一人弹着琵琶,铮铮然,透着一丝寂寥。
窗外突然传来动听的歌声,婉转低回,合着他的琵琶,打着拍子,天衣无缝。
是何方佳人,如此深夜,如此雅兴,如此契合?
“为什么不进来呀?”弹琵琶的手停下。
良久,只闻一声幽叹:“遗生已久,无宜于突。”
原来纵是知音,却人鬼殊途。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是一段千年的寂静。
曾经,多少文人骚客怀才不遇,默默化作一捧青土,只有一缕幽魂摇摆在天地间。在古人志怪里,夜闻窗外吟诗,或者合唱的故事并不少见,明清志怪里鬼诗层出不穷,往往格外苍凉淡雅。
“谁来赏识我一下啊,来个鬼也好!”无数个夜里守着孤灯的读书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毕竟神女不可攀,狐仙花妖又太稀罕,于是,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