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有欲和无欲这两种状态全部是我们内心的想法。
有趣的是,虽然都是想法,并且来源于同一颗心脏,但却偏偏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我们心里有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念头,然后我们很想跟人分享它或者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结果张开嘴不知道怎么说c提起笔却不知道怎么去写。
当我们无法对这种感觉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堵得慌,或者觉得有一种抓狂的感觉。
短时间的纠结和抓狂只会让人感到烦闷。
但是,如果这种感觉长期的积累下去,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然后人会变得反应迟钝或者有异于常人。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个学者因为某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再比如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变得抑郁c执着c易怒c自残等等。
可能有人觉得上面的两个例子有些不恰当,不过并没有跑题,我在这里所表达的只是关于人类念头或思想的通与不通的问题。
正常人不会有以上表现,而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称作是精神失常了。
精神失常本身仅仅只是代表一个人的思维受到了阻碍,或者我们可以理解成是身体所发出的一种病变前的征兆。
所以我们常常骂那些行为怪异的人是“神经病”或“精神病”患者。
轻度的神经失常本身危害不大,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当事人一时的想不开,大多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恢复正常。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人c很多问题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外援。
因此,当我们遇到自己无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念头不通达时,最好能选择跟自己的亲朋好友聊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也许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你豁然开朗。
佛宗常说的顿悟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佛宗有自己的一套技巧而已。
那如果跟朋友聊过之后仍然无法为自己解惑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最好直接放弃这个让你迷惑的问题。
或者暂时放下它,等以后有机会或者自己的思维恢复正常之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其实糊涂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
糊涂的另一个说法叫放下,如果一直放不下,最终只会让自己的精神受到更多的伤害。
从古至今,有多少惊才绝艳的人因为自己放不下,从而导致急火攻心。
有疯掉的c有吐血的,也有一口气儿上不来直接气死的。
古人称之为走火入魔。
所以,不管是佛宗c道家c儒家c天主教等等各种宗教c学派,都有劝人放下这门学问。
实际上,我们平时的发呆c自言自语c情不自禁的唱歌c又或者偷笑等行为,都属于无欲状态,现实中的说法叫无意识状态。
当别人看到我们的异常,总会有好奇的人问我们:你在想什么c你在干什么c为什么一个人发笑?
而我们最常用的说法是:刚刚想到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我跟你说哎呀!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讲,总之就是很特别c很有意思啦。
这些类似的情况,就是我们提到的关于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的真实情况。
当然,大多数时候,人们在遭到追问时会选择说:没什么。
这里的没什么并不是真的没什么,而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表达,甚至有些时候他自己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