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亚洲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人口增长,只有一种可能xìng,即它的生产也增长得比较快,因此才能支持这种人口增长。那种认为亚洲的生产或人均收入保持稳定或相对于欧洲来说下降了的理论上的可能xìng,根据我们在第2章中的考察是似是而非的,而且也不能获得实证的支持。下面有关世界』总产值和地区比较产值、人均收人的估算将进一步否定这种论点。

    当然,我们很难获得有关这一时期的全球生产和收入的准确数据,这一方面是因为很难找到和统计这种数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少有人想做这件事情。不过,毕竟有一些学者殚精竭虑地对18世纪的一部分情况作出了估算。他们是想用这些估算数字作为基线来评估人们更感兴趣的在此之后的西方和世界经济发展。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很不错了,因为这些估算至少提供了在我们考察的这个时期接近结束之时的世界和各地的生产和收入的某些线索。

    布罗代尔(1992)引用了保罗·拜罗克关于1750年的世界和地区生产总值的估算。按1960年的美元计算,175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为1,550亿美元,其中1,200亿美元或77O

    的产值出自亚洲,350亿美元的产值出自整个“西方”,即欧洲和美洲,还包括俄国与日本——拜罗克在估算时把它们合在一起,是为了强调后来“西方’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日本和俄国西伯利亚部分重新划回亚洲,那么亚洲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肯定超过80%。拜罗克本人认为,在1750年的1,48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1,120亿美元即76%出自今天的“第三”世界,其中包括拉丁美洲,另外350亿美元的产值即24%出自今天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日本。拜罗克对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的1800年所作的估算是,世界总产值为1,830亿美元,其中l,370亿美元即75O出自今天的欠发达世界。只有470亿美元,即只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3%出自今天的工业化国家(BairochandLevy-Leboyer1981:5)。到半个世纪以后的186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上升为2,800亿美元,出自今天的“第三”世界的产值为1,650亿美元,即将近60%,出自现在的发达国家的产值为1,150亿美元,刚刚超过40%(参见Bairoch1992:534)。

    显然,在1750年和1800年时亚洲的生产要庞大得多,而且它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也强于欧洲和美洲加在一起的力量,尽管后者能够从美洲和非洲获得金银。如果我们确定亚洲在18世纪,即我们考察的这个时期的末期能够生产出大约世界总产值的80%,那么我们只能推想在这四百年的开端或中期会是怎样一种比例。由于在这四百年间亚非地区和欧洲再加上美洲都是按照同样的速度发展,因此原来各地所占的比例与后来一样?因为欧洲的发展较快,而且它的美洲殖民地也添加了产值,因此欧洲原来所占的比例更低,而亚非地区所占的比例更高?但是,前面5;证的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数字会使我们否定这两种假设。相反,15世纪时亚洲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然后才逐渐上升,这是因为亚洲各地经济在随后几个世纪里比欧洲增长得快。前面有关相对人口增长速度的数字,第2章和第3章中的许多资料以及我们关于欧洲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亚洲的论证,都支持这最后一种假设:亚洲的生产也比欧洲增长得快!另外,如果说欧洲的通货膨胀率和物价都高于亚洲,那么它们或许也造成了一种直线上升的偏见,使拜罗克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估算得出西方高于东方的结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亚洲和欧洲、美洲之间在实际产值与消费方面的差距可能要比80:20的比率还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