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如巴雷特指出的,美洲之外也生产了大约30%的黄金。与1500年的以前几个世纪一样,大宗的黄金出自非虬主要出自西非。非洲在16世纪大约出口了50吨黄金,在17世纪出口了近100吨黄金,几乎平均每年亚吨。

    18世纪,这种黄金出口下降到60吨,到该世纪末就不再出口了(Barrett1983:247;Curtin1983:240,250)。

    其余的黄金供给来自努比亚。努比亚的黄金经埃及出口到君主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或者经埃塞俄比亚出口到埃及、红海和印度。津巴布韦在一千年间一直是世界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其产量在15世纪达到1吨的顶峰。奥斯曼帝国也出产黄金,并接受来自巴尔干、鲁梅利亚、克里米亚、高加索和乌拉尔山的黄金(但白银的数量更多)。东南亚各地也生产和出口黄金,如云南、缅甸、马来亚、泰国、占婆(越南)以及一些岛屿,尤其是苏门答腊。东南亚的黄金有一部分向北流到东亚,一部分向西流到南亚。中国也生产黄金,在1400年一1800年期间的许多时候出口黄金换取白银。

    信贷

    金属通货既通用又稀缺,这就刺激了“信贷前所未有的扩展:借贷、抵押、债券、信用证、银票以及可转让证券,这一切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代替了贵金属”(Parker1974:531)。但是,与其他时空中的情况一样,信贷的规模也是随着作为其后盾的金属通货与金银的盈缺而扩大和紧缩。政治家尤其希望用信贷和纸币来取代短缺的硬通货。但是,这种短缺也使得或允许放贷人提高放贷利率,因而也限制了信贷的实际数量。当时与今天一样,人们通常用硬通货(金属货币)来谋取纸币和贷款。

    但是,金银主要是用来做公司借贷的担保:所有的公司以州印度国家的贸易都建立在印度银行家的信誉上。如果“印度公司”没有收到金银,它的本来不稳的信誉就会崩溃,人们就不能做任何买卖。……为了获得贷款和承兑他们的汇票,商人就必须从国外汇来金银。金银不仅被用来做印度境内票据业务的担保,而且也是印度与中东之间票据业务的担保。常常可以见到,商人从喀拉拉和古吉拉特开出在穆哈和亚丁结算的汇票,从苏拉特开出在班德孔结算的汇票——班德孔是波斯湾的主要金融中。但是,这种票据业务依赖于中东稳定的硬币来源。

    当金银缺乏时,就会妨碍着古吉拉特土地税的征集滩村的借贷利率就会上涨,从苏拉特开出的用于在布尔汉布尔或阿赫迈达巴德支取土地税的汇票的贴现率也会提高。因为土地税和贵族的‘封地’收入也基本上是通过票据汇寄的。(Barendse1997:chap.6)

    如果说我们很难作出或得到有关金属货币的可靠估算,那么甚至可以说,我们绝不可能准确地了解信贷是如何润滑着商业、投资和生产的运转的——实际上它们本身就以各种形式产生信贷。但是,信贷肯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直接的资料极其罕见,但是有关正400年一1800年这一时期的情况,至少可以在第二手文献中寻觅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1740年一1745年,在英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抵偿进口而付出的出口支付中,汇票占大约20%(商品和资金属占80%)(Steensgaard1990c:14)。许多汇票,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汇票,是在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市场上结算。这些公司本身也在亚洲金融市场上大量借债,以此来筹措他们出口商品所需的资金。在亚洲,靛育种植者或咖啡商获得的贷款通常长达12个月,纺织品进货贷款通常为三四个月.第4章在考察市场和金融机制时将进一步讨论信贷的作用。

    2.赢家如何使用他们的金钱?

    总之,他们是像寓言中所说那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