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一部分货币是如何润滑着世界主要地区的商业之轮以及如何影响着它们之间的关系。

    布罗代尔和斯普纳曾估计,1500年时,欧洲有大约3,600吨黄金存量和37,000吨白银存量。雷乔杜里和哈比布调低了这些数字,认为在1500年时整个旧世界有3,600吨黄金和35,000吨白银。沃德·巴雷特(1990)在对1450年到1800年的世界金银流动情况进行总结时,考察了以前的各种估算(亚历山大·冯·洪堡、汉密尔顿勋爵、阿道夫·索埃特比尔、米歇尔·莫里诺、斯利施特·范巴思以及本书参考书目中列举的奈夫、阿特曼、特帕斯科、科巴塔、山村和神木等人所作的各种估算),得出的结论是,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

    白银

    如果不考虑不同时间的波动情况,根据巴雷特的估算,美洲的白银产量迅速增长,16世纪总计约为17,000吨,平均年产量为170吨。17世纪平均年产量上升到420吨,总产量为42,000吨,其中大约31,000吨输人到欧洲,公共帐户占大约1/4,私人帐户占3/4(TePaske1983)。欧洲又把40%,即12,000吨以上的白银运到亚洲,其中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分别直接输送了4,000吨到5,000吨。此外,还有6,000吨输出到波罗的海地区,有5,000吨输出到黎凡特,这两个地区留下一部分后把另外一部分继续向东输出到亚洲。18世纪,美洲白银总产量为74,000吨,平均年产量为740吨。其中52,000吨输入到欧洲,另外40%,即20,000吨以上运到亚洲。

    因此,按照巴雷特的这些估算,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转运到亚洲。特帕斯科(1983)估计,美洲自己存留的白银比例要更高一些,有时要高很多,而且还不断增多。从一种世界金融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只不过意味着美洲的白银生产、管理和安全保卫的实际成本要高得多。但是,柏林和其他一些学者则提示,没有输出到欧洲的白银大部分没有留在美洲,而是从太平洋运往亚洲。

    因此,按照巴雷特的估算,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出产了13.3万吨白银,其中大约75%,即10万吨输出到欧洲。而欧洲输入的白银有32%(即美洲总产量的24%),即3.2万吨输出到亚洲。但是,向亚洲的输出实际上只是从1600年前后开始的,在此之后亚洲的白银进口大约占欧洲输入的白银的40%。按照这种算法,在这整个时期,欧洲获得了6.8万吨,美洲存留了3.3万吨,还有一些白银埋葬在大海里。但是,正如我们下面要指出的,美洲“存留”的白银还有一部分直接从太平洋运到亚洲。

    美洲的白银生产在16世纪给世界白银存量增加了17,000吨,或者说增加了一半,到1700年在新的基数上又增加了80o,即42,000吨,到1800年又增加了近80O,即74,000吨。这就意味着,世界白银存量从1500年的大约35,000吨增加到1800年的168,000吨,几乎增加了4倍。但是,按照巴雷特的观点,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其他地方出产的占世界总量15%的白银。正如我们下面要指出的,这部分白银大多产自日本。

    阿图尔·阿特曼(1986:78)也根据各种资料作了估算,得出的两个世纪的总数稍有不同。阿特曼使用的数字是以当时的荷兰元为单位。根据他的附录上的说明,l荷兰元一25克白银,100万荷兰元一25吨(2500万克)白银。阿特曼估计,美洲在17世纪大约出产了1300万荷兰元(相当于32,000吨,或每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