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记》是一本非常畅销的职场书,甚至被改编成了电影c话剧c电视剧,成为白领一族最喜欢的职场读物。《杜拉拉升职记》的主角杜拉拉是一名女性,试想一下,如果该书的主角是一名男性,是否还能如此有看头?为什么升职记的主角为“杜拉拉”更有噱头呢?这要从玻璃天花板效应说起。
玻璃天花板效应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设置一种无形的c人为的困难,以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特别是女性)在组织中晋升到一定的职位。玻璃天花板基本上的意涵为,女性或是少数族群没有办法晋升到企业或组织高层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或经验不够,或者是他们不想要其职位,而是针对女性和少数族群在升迁方面,组织似乎设下了一层天然的障碍,这层障碍甚至有时侯看不到它的存在。
之所以会产生玻璃天花板效应,一般源于如下三个因素:
1c女性没有足够的时间晋升为企业的高层
人们总是偏执地认为,即使是最优秀的女性,也往往没有时间穿过长长的企业晋升渠道而达到企业的高层,因为如果想晋升为高级管理人员,基本的条件是:硕士学位加上25年的工作经验,但女性往往无法完成这场晋升长跑。
2c承担社会角色占去了女性较多的时间
除了工作外,家庭和子女一般在女性的生命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她们需要照顾家庭和抚育子女,尤其是由于照顾婴儿的原因,常常导致她们在职场中落后于同期的其他男性同事,并且错过一些重要的发展机会。比如:无法承担海外的长期工作任务c不能与客户进行连续几晚的谈判等。因此公司多将女性安排在人力资源和信息沟通部门,从而限制了女性的职业经验,使其无法晋升为高级管理人员。
3c男性的刻板印象
升迁的标准往往掌握在男性手中,他们易于对女性产生刻板印象,认为既然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选择一个男性为继任者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女性可以与男性一样在职场上表现出色,甚至她们能比男性竞争者更加出色,商界中响当当的女性人物不胜枚举:美国百事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努伊(dran一一yi)c雅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钟彬娴(andreajung)居次c法国阿海珐(areva)电力集团执行长罗维津(anneuver一n)c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c中国玖龙造纸公司董事长张茵ch一中国(房地产)公司中国执行官张欣——各自都在所投身的领域做出了非常的事功。
马太效应:为什么“小资”和“高产阶级”有着天壤之别
职场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描述了职场各个级别的真实生活:
“经理以下级别叫“小资”,就是“穷人”的意思,一般情况下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不然就会影响还房贷;
经理级别算“中产阶级”,阶级特征是他们买的第一个房子不需要贷款,典型的一线经理私家车是“宝来”;
总监级别是“高产阶级”,“高产”们有不止一处住房,房子得是在好地段的优质房产或者“别墅”,可以自愿享受公司提供的商务车,或同等价格的补贴自己买车,和车相关的所有费用完全由公司负担。”
虽然都为上班一族,但是小资和高产阶级的生活质量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关于其中的玄机,社会心理学术语“马太效应”可以解释一二。
《圣经》在“马太福音”这一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要到外国去,把三位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子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二千,第三个得了一千。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第二个仆人照样赚了二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子埋在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