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始终没有参透苏格拉底的话,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苏格拉底心中最优秀的人,不禁令人感到惋惜。其实,很多人都像这名助手一样,毕生都没有客观地认知自己。
关于客观自我,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模式,用“窗”喻指一个人的心,普通的窗户分成四个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人的内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开放我c盲目我c隐藏我c未知我。
开放我
左上角那一扇窗称为“开放我”,也称“公众我”,属于自由活动领域。这是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部分,符合“当事者清旁观者也清”的逻辑。比如,我们的性别c外貌,以及某些可以公开的信息,包括婚否c职业c工作生活所在地c能力c爱好c特长c成就等等。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开放的程度c个性张扬的力度c人际交往的广度c他人的关注度c开放信息的利害关系等。
“开放我”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了解自我c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盲目我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也称“背脊我”,属于盲目领域。这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却知道的部分——可以是一些很突出的心理特征,比如有人轻易承诺却转眼间忘得干干净净;也可以是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或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自我常常察觉不到这些关于自我的信息,但是别人却心知肚明。
盲目点可能是一个人的优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缺点,由于本人对此毫不知觉,当别人将这些盲目点告诉自己时,一般会产生或惊讶c或怀疑c或辩解的情绪反映,尤其当听到的信息与自己的自我认知不相符时。
“盲目我”的大小与自我观察c自我反省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盲点比较少,“盲目我”比较小。
隐藏我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隐藏我”也称为“我”,属于逃避或隐藏领域。这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与“盲目我”正好相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愿意或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实或心理。身份c缺点c往事c疾患c痛苦c窃喜c愧疚c尴尬cc意念等等,都可能成为“隐藏我”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隐忍的人,自闭的人,自卑的人,胆怯的人,虚荣或虚伪的人,隐藏我会更多一些。
未知我
右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也称为“潜在我”,属于处女领域。这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部分,有待挖掘和发现。通常是指一些潜在能力或特性,比如一个人经过训练或学习后,可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在特定的机会里展示出来的才干,其中也包含着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层面,潜意识仿佛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充分探索和开发未知我,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c激励自我c发展自我c超越自我。
由于“盲目我”和“未知我”的存在,导致人们虽然每天与自身相处,但是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这便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来完全认知自己。下面这则故事或许能够给朋友们一些启发。
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打扫干净。”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故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