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仔细一想就知道,杜洋这种人是一定会成功的,大一就开始找实习机会,不断盯着专业方向考各种证书,自学课程、制订读书计划,大三开始准备考研,从人力资源转了工商管理方向,一举成功,出来工作三年之后考mba,考的是名校在职,周末上课,压力奇大那种,学位一到手,立刻跳槽,学历、经验加上对工作变动方向的精准把握,让她的年薪在六年之间,至少涨了十倍,看她的行头也知道,杜洋至少是实现了鞋子自由的。

    当年她们还在读书的时候就说,女孩子的财务自由,从下往上,先是超市零食区自由,爱吃啥就吃啥,美国坚果、日本话梅,随便整,买一包现吃,放一包等过期。接下来是口红自由,什么星辰、什么红管、什么小羊皮,不用海淘代购双十一琢磨着买多少有折扣有返券,就上专柜对柜姐一挥手:不试色了一套allin,那才叫潇洒,再接下来是鞋子自由,一双大牌的好鞋子,比一个大牌基本款的包还贵,攒一年工资买个包,是虚荣心,同样的钱拿来买鞋,而且不拘一年买几双,叫作有真我。

    最后一步是房子自由,想买别墅买别墅,想买平层买平层,这时候男女之间才实现了价值观的互通,开始同仇敌忾,对抗世界。

    杜洋本科毕业后的一应经历,叶蓁蓁都是听同学说的,她们在大学里不一个班,但常在一起上大课,几年下来混个脸熟是肯定的,作为典型的热爱生活派,叶蓁蓁向来在学业、上进心各方面表现平平,唯独朋友特别多,人缘特别好,是班上的一块万能磁铁,任何活动如果需要动员全班齐心协力,首先就要去做叶蓁蓁的工作,只要她有兴趣,就能把所有人都带上,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多出几个其他学校或者院系的。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的朋友自然也都爱吃、爱玩,惯于也勇于考试之前抱佛脚,而杜洋则绝不属于其中之一。

    读书的时候觉不出高下,毕竟人各有志,久别重逢再看,叶蓁蓁马上觉得自己各方面都粗糙了、迟钝了,不高级了,心里有点发窘,态度都不自然起来。

    她这么说的时候两人已经走出了国贸,苏桐听完不以为然:“不能这么比,你看着她光鲜靚丽,实际上天天加班,心力交瘁,也挺不容易的。”

    叶蓁蓁不服气:“nopainnogain,你读哈佛的时候不也是每天靠咖啡续命,比鸡早起,比狗晚睡,不然啊,你说不定现在还在解放碑当棒棒呢。”

    苏桐哭笑不得:“怎么就胳膊肘往外拐呢”,他拍拍胸膛,“做人嘛,最重要是能高能低,就算我去当棒棒,也肯定是棒棒中的风云人物,”说着摸摸叶蓁蓁的头发,“挣的钱也都全部给你。”

    叶蓁蓁没脾气:“就你戏多。”把男朋友胳膊挎上,“你当棒棒我就天天去给你送饭呗。”

    “那挺好,要有肉知道吗,不能全素,全素没力气干活儿。”

    “要求不高,可以满足。”

    他俩一边胡扯着叶蓁蓁顺手一边把杜洋的微信加上,两个人吃饭去了。

    第二个礼拜苏桐休假完毕,回去上班了,叶蓁蓁继续面试,几轮下来,结果不理想:但凡叶蓁蓁觉得还合适的,都没消息了,拿到手的两个offer呢,一个薪水太低了,简直低得让人为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默哀,另一个薪水还可以,公司好像也不错,可是离家极远,远在通州那边,坐车吧,一早一晚京通高速堵成狗,坐地铁吧,人龙排队阵仗堪比灾年领米,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通勤,来往都要起码花三个小时在路上,雪上加霜的是那家公司还用钉钉考勤,一天四次刷脸打卡,其严格程度和管犯人不相上下。

    叶蓁蓁还在纠结要不要去,被苏桐一句话给否了:“天天三四个小时干点什么不好,何必花费在路上,还是继续找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