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
“诸王爷不会有动作,是因为诸王爷眼下俱奉燕王号令。”石永年续道:“燕王不动,则诸王皆不动。若燕王一动,那么一十七路藩王,恐怕人人皆反,即使有不参与反叛的,最多也不过按兵不动,万万不敢助朝廷剿贼。”
“那依石爱卿看,燕王为什么不会反?”朱允炆似乎都有些不敢问出这个问题。
“禀陛下,臣以为,燕王不会反,理由有三”石永年又答道:“其一,燕王眼下坐拥燕国,虽然比之陛下富有四海,当然是远远不足,但也是一国之主,若是作乱不成,不但燕国要亡国,自己也要从一方诸侯沦为乱臣贼子,遗臭万年。
“其二c燕王没有必胜的把握。眼下大运河淤积,燕王若是要来应天,就只能走陆路。所需的钱粮银两,燕国自己是无论如何无支撑的。这就需要在沿途各州县劫掠。然而如今各州县存粮究竟几何,何者为多,何者为少,想必燕王也是不知。若是大军断了粮草,不消一月,便自行瓦解。
“其三c燕王即使真的攻入了应天府,也难逃一个篡逆的千古骂名。天下人人皆奉陛下为大明国主,燕王即便能得到国土,毕竟得不到人心。这千万士人百姓的人心,恐怕没有一二十年,难以收服。
“有此三点,臣料定,燕王必不会为首乱。而燕王不反,则诸王皆不反,因此此番裁军,陛下应当无虞。”
朱允炆闻言连连点头,见石永年陈词已毕,又向黄子澄问道:“石永年的话,黄先生以为如何?”
黄子澄应道:“臣以为,石大人所言甚善。”
齐泰也道:“陛下不必为诸王过于担心。诸王一则不敢反,二则不想反。与其战乱数载,甚至数十载,最终天下尚未可知,还落上一个反贼的骂名,远远不如在封地做一个太平王爷。”
平心而论,石永年的分析,让朱允炆找不到任何漏洞。
前世的朱允炆,虽然没有启用石永年,但这种分析,黄子澄c齐泰等人也必然做得出来。甚至朱允炆自己,也不难想到。为什么终于还是败在了诸王手下。
这分析越完备,越有理,朱允炆心底的担忧也越严重。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