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得好,一样能衣食无忧,更不用说若再生了孩子,可以明正言顺地叫自己娘……
张姨娘爬到窗前,推开窗户,住着元辉的正房黑洞洞的一片,元辉已经能一宿一宿的睡整觉了,再不会半夜哭嚎了。
世人皆是势力眼,再过十年二十年,元辉长大了,自己若是缩在厢房里一无所有的姨娘,元辉必会以自己为耻,若自己成了商人家的娘子,有了钱有势,元辉会认自己这个娘也说不定……
张姨娘虽然明知道自己想的一切都是空幻,可这苦熬实在是太可怕了,每天每夜,孤灯冷枕,凄凄惶惶……
百合这些天一直在劝着她,说得句句都入情入理,百合就要嫁人了,嫁给许忠许管事,马上就要出府过好日子去了,说出去也是正经的管事娘子,她却是见不得人出不得院子的姨娘,二爷留下金山银山,又岂能分她半分?
百合还跟她讲了,某某户人家的姨娘,生了儿子被太太抱去养,好不容易等儿子长大了,却不认姨娘,娶了媳fù之后,更要在媳fù面前低三下四,这还是在老爷在的情形下呢,像是老爷不在的——姑娘已经是慈悲的了,有些主母丧礼刚过就把姨娘们不管生没生过子的全都提着脚卖了,年纪大些的浑身上下除了衣裳什么也不让带就给赶出来了。
姨娘姨娘,说起来好听,一样是奴才……
张姨娘慢慢地说服着自己,到了天亮的时候心已经定了下来。
姚老倌是个信人,也知道许家是名门望族,这个姨娘又原是杨家姑娘的陪嫁丫鬟,做了姑爷的通房,生下遗腹子之后规规矩矩的侍奉主母,是个知礼法的,听说又识字又懂规矩,比一般小门小户的姑娘还强些。
他也知道自己,年纪老大,虽有钱却也不是顶顶有钱,若娶个穷人家的黄花闺女,娇滴滴的小女孩比自己的儿子大不了几岁,他又常年不在家,能不能顶门立户是一回事,若是……那可真的是哭都找不着调,若是那些年纪老大不嫁的,细打听起来又都有些妨碍,寡fù倒有几个,可人人都说要带拖油瓶,没有拖油瓶条件又差不多的,人家又不愿意远嫁。
像是张姨娘这样的实在少见,他听说了这事儿,自然欢喜,得了主家的首肯欢欢喜喜地遣了媒人来提亲。
媒人收了谢媒礼,又知道是两家早就商议好的,像是白捡钱一样,自是欢欢喜喜的来了,见到了穿着素服柔弱标致的许家二nǎinǎi,好一顿的夸奖姚佬倌,直把他讲得貌似潘安家趁人值,说个公主都不为过,又讲张姨娘是有名的贤良人,模样生得又好,人家打听清楚了这才来提亲。
杨氏把张姨娘叫了来,你也不是未见过世面的大姑娘了,亲事事关你终身,你来听听也无妨,你替我生了哥儿,这事儿我虽能做主,可也要你乐意才成。
那媒婆一看见张姨娘眼前就一亮,张姨娘的模样虽说在官宦人家眼里平平,在平常百姓人家眼里却是不错的,眉眼清秀不说,人生得也白嫩,虽说生过一胎了,身段却不错,长得还不老,比平常人家的小家碧玉不知道强出多少倍去。这就是张姨娘吧?果然是貌似天仙,与姚老倌简直是天作之合,你们一个山东一个山西,要我说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她很自来熟的去拉张姨娘的手。
张姨娘早就打定了主意,听了媒婆的话也没说别的,躲开了媒婆的手,到杨氏跟前飘飘下拜,妾但凭二nǎinǎi做主。
你既要我做了主,你又有功于我,我不忍心叫你陪着我守寡,只想将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全了咱们的情谊。杨氏知道张姨娘是肯了,她在心里叹了口气,人人都是要为自己想,张姨娘想嫁人,与她与己都是好事,她再舍不得也不能留了,到这个地步留来留去留成仇。
张姨娘说完这话就退了出去,杨氏当着媒婆的面将备好的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