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中大乱,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等了好几个早晨也不见皇帝上朝,不由得乱作一团。好在有睿王爷成王爷以及太子三人在朝,百官这才安定了一些。

    只是皇城内不知怎么的渐渐传唱起了歌谣:“尸浮朱雀门,将军冤断魂,一朝火冲天,翻江倒乾坤。”孩童们唱得欢时,便有各家的父母拧了脸颊吓唬道:“不许乱唱,这是要杀头的!”都知道这歌谣不详,却是谁也不清楚最初是谁唱起的,又是谁悄悄编出来的。

    陵江入铜鸾城处便在靠近朱雀门附近,朱雀,大火,翻江倒乾坤,句句隐含不祥之兆,此时又逢皇帝得了怪病,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太过巧合。

    睿王爷惟恐传唱久了动了民心,便又往官衙发了手令,全城上下不得再随意提起朱雀门陵江浮尸一事,违者请去官衙内“好生”住几日。

    这份被重新誊抄了的告示往城门口一贴,全城百姓的脸都灰了,纷纷奔走相告,心中万分警惕,生怕哪一句话说得疏漏了,就要被请去衙门内吃几天公家饭。

    又过了一日,朝中又有一位大臣不知为何竟在家中自缢身亡,刑部官员前去验尸搜查时在他府上书房的暗屉内觅得一封绝笔信,大意是听闻歌谣,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挣脱不开心魔,三尺白绫了解一生。

    这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数月前列举数样罪证检举大将军元峥私通敌国的刑部侍郎寇丹。

    这一来,越发的离奇,谁也不知道这个手执确凿罪证让元峥无法否认叛国之罪的蔻丹为何会因为一首捕风捉影的歌谣而自缢身亡。

    一切都陷入了谜团。

    城中重又多了羽林军巡逻,也不知是为了安定民心,还是为了监视全城百姓。

    “多事之春,多事之春啊!”刘大海弯腰捡起坠落地上的一本账簿,拍去灰尘,摇头感叹道。

    林微容正捉笔要写字,听得他感慨,不由得怔了怔,缓缓地放了笔。

    这一日午后,酒楼内照旧只十七八人坐着,喝酒用饭,低声谈笑,堂内不忙,铮儿也就得了空在门外左顾右盼,四下张望着,也不知看到了什么,忽地笑起来:“大姑娘,两位财神爷来喽!”

    锦寝暖

    铮儿咋咋呼呼一喊,林微容在柜台内坐着,也瞧不见是谁,只是连忙朝她使了个眼色:“小声点,城内不安宁。”

    这些日子城中人心惶惶,百姓们提心吊胆,街坊邻居见着了连招呼都不敢太大声,就生怕弄出点大动静招来羽林军上门搜查。

    正是这草木皆兵的时候,铮儿当门一喊,果真引来了在附近巡逻几个军士,围聚到门前来粗声粗气地问话;林微容一看不好,忙搁了手中的账册,走出柜台来。

    还没走几步,门前施施然来了三人,领头的那人从袖中取了块牌子随意朝羽林军兵士一晃,那几人面露惶恐之色,慌忙就退了下去。

    林微容走到门前时,他正好转过身来,月白锦袍青黑缎面薄底靴,极素净利落的衣着却掩不住满身的华贵之气。不是别人,正是许久未见的太子莲城。

    莲城身旁的人也是眼熟,长眉入鬓,眼若秋水,唇角照旧挂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遥遥地就朝她挤眉弄眼,待她走到门前朝外看时,还笑吟吟地朝她招了招手大声问道:“微容妹子,不知哥哥我给你带上的那册画儿可有派上用场?”

    林微容脸一红,狠狠瞪了他一眼。

    铮儿却惊讶道:“咦?沈大少怎会和连、连公子一道?莫非你们原先就认得?”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默认。

    街道上原本人就少,又有两位身形挺拔玉树临风的俊俏公子在门前立着,不知招了多少人的注意,林微容连忙将三人都让进门来往楼上雅间请。

    以往莲城的侍卫都会隐在各处,不会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