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眼瞧着赫儒依接过了圣旨,心里都多多少少有些异样。
赫儒依倒是想过皇帝要她来早朝会涉及到农事的知识,只是没想到,根本没用她舌战群儒,只在偏殿里呆了一个时辰,就来接了一道圣旨!还是封官的圣旨!五品官啊!相当于现代的正厅级干部了吧?司农署,那就是现代的农业部了啊!在现代的时候,自己苦苦奋斗了三年才当上副科级!想当上厅级干部,那她应该也要退休了吧?可如今呢?讲了些东西c做了点事情就当上了正厅级!赫儒依站在朝堂上,一瞬间,看着金黄宝座上的那个人,她的眼睛有些模糊,她不是多么有才的人,在现代的时候,她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抓一大把的乡镇公务员,可到了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放心自己,放手让自己去拼搏。
皇帝看着赫儒依泪眼闪烁,轻轻一笑,道:“赫司农新官上任,可有话要?”
赫儒依怔忪在那里,小二低声道:“圣上在叫你,问你可有话说。”
赫儒依听到了,只是没想到皇帝是在叫自己,笑着道:“圣上隆恩,让臣想起以前听过的一则故事。”
“哦?赫司农的故事总是充满哲理,朕倒是爱听得很。刚刚还给他们讲了你曾经讲过的秀才教育子女的故事,这次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学堂里。有一个穷孩子,家里拼命凑够了钱。才让他去读书,可他对读书却没什么兴趣,所以书读的并不好。同窗就总取笑于他。学堂里有个规矩,对于先生提出的问题要举手回答。穷孩子在课堂上总举手,可先生提问他,他又答不上来,同窗就更笑他了。先生就在课后问他,为什么不会还要举手回答。穷孩子向先生说明了一切,先生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和他建立了一个约定,那就是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举右手,会的问题就高高举起左手。渐渐地。穷孩子越来越多的举起左手,越来越好地回答先生提出的问题。而这个原本被众人嘲笑的穷孩子,也逐渐变得愈加有学问,考上了功名。也做了大官。圣上如此信任微臣。让臣觉得,微臣就是那个穷孩子,圣上就是那位先生。人总是因重视而忠诚,因期许而成功。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上重恩!”说着,赫儒依再次对皇帝行了叩拜大礼。
皇帝轻叹了一口气,道:“朕也想做这样开明的先生。你的这则故事也启发了朕,朕以后也将对每一位臣子好。这样才能让他们各展所能。”
“圣上万岁c万岁c万万岁!”群臣叩拜。也许,他们说了千万句。皇帝会听进去几句,甚至有些不耐烦却又不得不去听,他们与皇帝说话总要战战兢兢,思量着话里的对错。可赫儒依,她只是说了一个故事,却让人反思,让圣上说出要善待群臣的话。当然,他们不能说圣上对他们不好,可要让圣上说出这样的话,那也是史无前例的,大家对赫儒依的印象不由改观了些。
退朝后,赫儒依和小二一起,坐着马车回秦府。路上听得外面唢呐声音阵阵传来。赫儒依打开车门,掀开厚厚的车帘,一抬抬红色的大箱子映入了赫儒依的眼帘,箱子上贴着的大大的“囍”字那么地显眼。而领着队伍前行的不是别人,正是齐陆离身边的小武。赫儒依放下帘子,一切早就结束了不是吗?今儿可是齐家给杨家下聘的日子。
几人进了家门,正见到管家在院子里经过。
“管家!去准备一挂长鞭挂到门口吧!咱们府里今儿可得热闹热闹了!”小二喜滋滋地叫住了他。
管家微愣,小二向来是不管着府里的事儿的,今儿怎么——
小二笑道:“你们姑娘当了五品的大官了!还不快张罗着?”
“五品官?赫少爷没逗奴才?”
“我逗你做什么!圣旨在这儿呢!”小二把手里的圣旨举了起来。
“天啊!姑娘真的当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