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儒依第一次上早朝。
朝臣们一个个都进了大殿,赫儒依和小二就在小太监的示意下,在旁边的暖阁里稍事休息,等候皇帝传召。
今天的早朝经过了几个月的铺陈,新的政令即将推行。
早先皇帝已经示意了朝臣关于农事改革的诸多问题,因不涉及到各方的原有利益,又能给大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朝臣们亦是交口称赞,农业改革得到了几乎全部朝臣的支持。
所以今日早朝之时,皇帝特令成立了司农署,不隶属各部,只管农业之事。
司农署设大司农一人,由丞相兼任。司农一人,主管具体事物。下有种植部c养殖部c医务部c财政部。种植部主管试验推广各类粮食作物c果药作物的种植c培养;养殖部负责试验推广各类家禽c肉畜c鱼类的养殖;医务部负责研究农药c兽药;财务部负责整个(无—司农署的专项资金。
各级官员大司农为正三品;司农为正五品;各部部长为正六品,副部长正七品;下属各股长从七品,其他工作者领官身。有特殊贡献者,可官升一级。所有官员,七品及以上者,从相关部门调任,七品以下者,除财务部从进士中选拔外,其余各部从民间招录。
皇帝的近身太监宣读了一系列的司农署的运行c制度c人员配备等情况,也将各级官员都定了下来,唯司农c医务部部长两职并未设定。
“爱卿们对以上名单可有异议?”当太监宣读完毕。皇帝问道。
忠臣低着头,你看看我c我看看你,均不做声。
皇帝会心一笑。此次选拔官员,因为均是农事,又是利国利民之事,大家少有反对。再加上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普通官宦,真正懂得农事的少之又少,各大利益集团虽早知道朝廷要选拔农业方面的官员,但均苦于插不上手。除财务部的官员是从户部抽调c医务部官员是从御药房抽调之外,种植与养殖两部都是找的农业大县的有丰富经验的县令c县丞升任,与京官的利益瓜葛甚小。又有诸多是皇帝的亲信,群臣不反对,皇帝又开心。
“圣上,只是这司农与医务部长两职悬而未决。微臣倒是想要推荐户部员外郎丁大人和御药房的葛太医。丁大人出身农户。农业方面或可有大作为。而葛太医医术精湛,相信做起农药来,必是得心应手。”定远侯杨钰道。
皇帝轻轻勾了一下嘴角,杨钰年岁不大,却是奸狡得很。丁大人出身低微,年近六十才当上员外郎这样的五品官,没有师门c没有家族,就是自己一点点起来的。好容易得了户部的职位。可这些世家大族依然瞧不起他,千方百计想把他打回原形。若他是一个务农的好手也就罢了。从小就是家里拼了老命供出来的,手无缚鸡之力,只这一笔账做得还不错,可财务部安排的俱是皇帝亲信之人,丁大人又有些大材小用,所以才没用他。而这葛太医嘛——
“杨大人此言差矣。丁大人是一把做账的好手,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让他务农实在可惜。而葛太医,医术那是没话说的,可也是医人,若让他医动物c做农药,那也算是暴殄天物了。大燕国培养人才不易,当让每位人才都各展其才才是正当。”丞相李瑞道。
杨钰还想再说什么,皇帝道:“李爱卿所言甚是。杨爱卿推荐的两人很好,但确实都有些不适合。”
“禀圣上,微臣倒是觉得御药房的太医赫儒仪可担当此任。赫太医家在彭城有几十亩土地,种植c养殖均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带动得整个栖凤村以及周边村的药材产业都在蓬勃发展。而且,据微臣所知,前两年栖凤村的药材染了病,有了虫害,是赫太医研究出了农药,才保住了整个村的收成。赫太医于这几方面都很适合,所以微臣做此推荐。”孔大人道。他先前就在彭城,所以他说出这些,大家都比较信服。
“可是